首页 > 营养食谱 > 饮食调理 > 小儿发热怎么办?应遵循小儿发热饮食原则

小儿发热怎么办?应遵循小儿发热饮食原则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3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发热可大可小,首要是替宝宝尽快降温。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很多种,我们一起看看宝宝发热时应该遵循什么饮食原则吧。

 1. 感冒

感冒发烧,因五脏调理五气产生体能而生体温,若五脏调理五气,热不能排,为皮肤毛孔被风、暑、寒、湿、燥火之气蔽塞,即肺金毛孔收敛( 肺主皮毛),致体温、热气无法从皮肤毛孔排出,因此感冒发烧很常见。

小儿发热怎么办?应遵循小儿发热饮食原则

  2. 伤食

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致食物蓄积肠胃,无法消化在胃肠堆积发酵而产生热能的发烧,以婴幼儿为最多。此发烧四肢掌心热,不像感冒的四肢冷,消食即烧退而痊愈。

 3. 虚劳

因身体虚,水火( 心肾) 不能即济,风木动摇,时憎寒壮热,乃体温外越,不能为身体产生体能,并非发炎,故须辨别心虚发热、脾虚发热、肝肾虚发热而调治,不可退烧,是为虚损发烧。

  4. 瘀血

受伤时因气血循环受瘀血阻滞,瘀积的瘀血将体温升高而发烧,只要化瘀血,发烧即可痊愈。

  5. 出痘疹

出痘疹发烧是在促使病毒产生免疫功能,如谷子、各种种子发芽时的产生温度,痘疹必发烧才能促使病毒发挥排除尽净,产生免疫功能,使五脏调适五气不致产生障碍,故出痘疹发烧不须退烧,唯须注意发痘疹时的饮食,避免并发症之发生,痘疹发透烧即退而痊愈,身体免疫功能即建立而不易再生病。

  6. 宝宝长牙发烧

齿为骨之余气,而肾主骨,婴儿长牙齿时,脾土虚不能制肾水,土不能制水乃因脾虚而非感染( 发炎),只要调理脾胃,发烧即可痊愈,不可消炎、退烧。

 7. 惊吓

七情不顺,如宝宝受惊吓而腹胀发烧,只要收惊即愈,情志不顺,抑郁忧思伤脾而发烧,消胀气烧即退。

  小儿发热饮食原则

宝宝发热时会消耗掉体内不少营养,使宝宝的新陈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因此宝宝发热时应该补充比平时更多的营养,才能补上体能的消耗。然而,发热时,宝宝胃口往往不好,不想吃东西,消化能力也很差,因此每当发热后,宝宝会显得消瘦。

发热时,首先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其次要补充大量维生素和一定量矿物质,要给宝宝以充分的营养补充。

(1) 高热能、高维生素流食。

(2)选用优质蛋白质食物,如患儿食欲较好,可增加蛋白质的量。

(3)少食多餐,每日6~7 次为宜。

(4)充分补充液体,多喝饮料、果汁水、西瓜水或绿豆汤。

从中医角度看,宝宝发热主要是由于外感温热邪毒,邪热亢盛所致。因此,中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多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

适合宝宝发热时选用的食材有:鱼肉、山楂、海带、百合、蒲公英、薏苡仁、绿豆、荷叶等。

  食谱推荐

  感冒-风寒发热

  葱豉豆腐汤

原料:

生葱3条(连头须),淡豆豉10克,豆腐2小块。

制作:

1.起油锅,豆腐略煎。

2.放入淡豆豉,加清水1碗半,武火煮沸后,放入葱白,调味。

葱白麦芽奶

原料:

葱白5根,麦芽15克,熟牛奶100毫升。

制作:

葱白洗净,切开,与麦芽放入杯中加盖,隔水炖熟后去除葱及麦芽,加入熟牛奶。每日2~3次,连服2日。

  伤食发热

  陈皮粥

原料:

陈皮15克(鲜者加倍),大米50克。

制作:

将陈皮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或将干陈皮研末,每次取3~5克调入稀粥中服食。

 虚劳发热

  枸杞叶粥

原料:

鲜枸杞叶10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

1.取鲜枸杞叶洗净加水300克,煮至200克时去叶取汁。

2.加入糯米、白糖,再加水500克煮成稀粥。

出痘疹发热

  荸荠萝卜汁

原料:

鲜芫荽60克,荸荠40克,白萝卜90克。

制作:

3者加水1000毫升共煮,煎至500毫升即可服用。

  小儿发热的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方面注意如下几点:

1.注意室内通风,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室温维持在25℃左右。也可将宝宝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逐渐下降。如果宝宝四肢冰凉而打寒颤,就要用毛毯覆盖,手脚用热水泡浴;如果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可脱掉过多的衣物。

2.注意宝宝卧床休息, 给予清淡、易消化、有营养食物,如牛奶、米粥、青菜汤等,多吃水果,多喝水。

3.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容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可能引起舌炎、牙龈炎等。要及时清洁口腔,最好每次进食后用淡盐水漱口。高热退热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要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可用温毛巾擦拭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对症处理:发热37.5℃以上可用温热毛巾擦全身至皮肤发红,使皮肤的血管扩张,以利散热,如为高热,体温超过39℃,体质好,无明显心血管循环衰竭的患儿可用冷水袋置于额部、腋下、腹股沟、腘窝等处以利降温。另外需要特别指出,新生儿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经上述处理体温不退或病情加重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孕前饮食禁忌
饮食常识
美食文化
饮食调理
中医养生
美食资讯
奶粉知识
四季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