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应该怎么给孩子补水呢?这才是正确的补水方式

应该怎么给孩子补水呢?这才是正确的补水方式

来源:育教家    阅读: 1.7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炎炎夏日,宝宝们容易大汗淋漓。“三伏天,妈妈们不得不看的小儿养护要点”中曾谈到过,夏天就应该适当让孩子出出汗,于是补水就成了各位爸爸妈妈的首要任务!

炎炎夏日,宝宝们容易大汗淋漓。“三伏天,妈妈们不得不看的小儿养护要点”中曾谈到过,夏天就应该适当让孩子出出汗,于是补水就成了各位爸爸妈妈的首要任务!喝水少了爱上火小便黄,有的小宝宝甚至十几个小时没有小便,更甚者还出现小便带血。我们都知道,饭可以不吃,但水是绝对不能缺的,那应该怎么给孩子补水呢?

妈妈们绞尽脑汁,但一不小心可能就进了坑

1、每天煮些苹果水、梨水、山楂水、白萝卜水……这些当水喝,夏季喝了能败火,有味儿孩子也能多喝一些

应该怎么给孩子补水呢?这才是正确的补水方式

首先,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加水煮沸后维生素被破坏,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可以说水果煮水的营养与糖水相差不大。

其次,从中医角度来讲,食物本身也有偏性,比如梨偏凉,山楂偏温,长期给孩子服用,就容易将食物的偏性累积放大。尤其是不分体质的喝这些水,比如本身脾胃虚寒的孩子长期喝梨水,气虚的孩子长期喝白萝卜水……更是有害无益,雪上加霜。

2、宝宝不爱喝水,那就多喝些鲜榨果汁来补水

应该怎么给孩子补水呢?这才是正确的补水方式 第2张

首先,果汁的益处远远不如水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钙、钾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而果汁的营养成分大打折扣,只含有少部分易溶于水的营养素。

其次,因为果汁中含糖量较高,比如葡萄汁的含糖量高达15%~20%,几乎时可乐含糖量的两倍,而且果汁无需咀嚼,肠道吸收快,血糖上升也快。

所以一岁以内的宝宝不建议饮用任何果汁,一岁以上每日摄入量是有标准的。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1~3岁的幼儿,每日的果汁摄入量最多不超过120ml;4~6岁儿童,每日果汁摄入量最多不超过120ml~180ml;7~18岁的青少年,每日果汁摄入量最多不超过240ml。

3、夏季爱上火,常给孩子喝些清清宝、清火宝,菊花晶、金银花露等等,防病又安全

应该怎么给孩子补水呢?这才是正确的补水方式 第3张

“喝奶粉容易上火”是很多人的“共识”,所以催生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奶粉伴侣,如清清宝、清火宝等,多是含有山楂、莲子、菊花、金银花等成分的固体饮料,号称可以让孩子不上火,于是成了很多家长夏季的法宝。

首先,尚未添加辅食的宝宝不建议进食奶以外的东西,所以这些所谓的败火神器并不是宣传的那么安全。

其次,这些清热或消食的药(食)物,长期食用会伤害脾胃,可能会引起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

这才是正确的补水方式

1、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

应该怎么给孩子补水呢?这才是正确的补水方式 第4张

孩子太早接触有味道的水,就不会喜欢喝淡而无味的白开水。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让孩子多喝水而用有味道的,尤其是有甜味儿的水代替。如果已经对有味道的水有了依赖,一定要逐步改掉习惯,先将味道调淡,慢慢过渡到无味。

2、通过改变喝水方式来引起孩子喝水的兴趣

应该怎么给孩子补水呢?这才是正确的补水方式 第5张

比如用勺喂水,或者换不同形状杯子喂水,大点的孩子可以在游戏或故事情节中加入喂水环节。不用强求一次喝足量,而是少量多次。

3、鼓励与引导

应该怎么给孩子补水呢?这才是正确的补水方式 第6张

对于孩子主动要喝水或多喝水的行为,给予鼓励。正面引导可以强化类似行为。

不爱喝水也可能是生病的信号

孩子突然不爱喝水也可能是身体不适导致,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呢?

应该怎么给孩子补水呢?这才是正确的补水方式 第7张

1、咽喉疼痛

很多孩子突然不爱喝水是因为咽喉部疼痛,吞咽时疼痛更为明显,所以孩子不爱喝水,甚至是拒绝喝水。当然,同时还伴有不爱吃饭,总之是不想吞咽东西。有这种情况时孩子还会爱哭闹,大多还有发烧情况。

对策

掐揉少商穴

用嘴在咽喉部以及颈部大椎处吸痧,吸到皮肤不再继续发红为止。

吴茱萸粉用醋调成药饼,贴脚底涌泉穴,根据孩子耐受情况贴4~6小时。

2、湿热内蕴

体内水液不能正常代谢,导致湿气过重,所以身体不想额外增加水分摄入。这时孩子还会伴有急躁,小便偏少偏黄,汗出黏腻不爽,手心潮热,舌红苔腻。

对策

清小肠300~500下

清补脾300~500下

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豆等量熬煮,取汤饮。

3、寒湿内停

同样是体内湿气过重,但是孩子没有内热表现,而是懒懒的不爱动,没有食欲,可能还有大便黏腻偏稀,舌苔白腻。这种情况多表现为胃肠型感冒。

对策

揉外劳宫300~500下

足三里100~200下

藿香正气水蘸棉球贴肚脐,根据孩子皮肤耐受情况贴4~6小时。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