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怀孕 > 孕妇交流 > 二孩时代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二孩时代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5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面对二孩养育这个新问题。家里一个孩子我们好像还没有能够妥妥的照顾好,再多一个会是怎样的局面?他们会如我们想象中那样相亲相爱吗?如果闹别扭找你评理,你该帮谁?家有两宝,会经历哪些阶段需要家长做好心理准备呢?《二孩时代》作者冯颖在“育儿大讲堂”开讲,用她的心理学专业

本期主题五个关键词:手足关系、嫉妒、冲突、自我中心、最近发展区。
关键词一:手足关系
“在人的一生当中,父母终将离去,配偶也是姗姗来迟,也许只有兄弟姐妹才是能够被我们称之为终身伴侣的人,这个终身伴侣将对彼此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或许是很多父母想要生二胎的最大动力。
二孩时代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精华回顾‖《二孩时代,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图)
这幅图应该是我们对二孩生活最美好的想象吧!哥哥姐姐疼爱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崇拜哥哥姐姐。两人相亲相爱、手足情深,可以一起玩乐、一起成长。就像我们常说的:“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我们最爱、也最爱我们的人!”没错,它的的确确发生着!二宝出生后的最初三个月,是手足关系的蜜月期!大宝喜欢小宝,小宝崇拜大宝。
关键词二:嫉妒
二孩时代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第2张

精华回顾‖《二孩时代,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图)
第二个宝宝刚出生那会儿,出于对小宝宝的好奇,对新的家庭关系的好奇,可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爸爸妈妈能够看到手足情深的画面,可过不了多久,大宝的情绪就发生变化了。有那么一段时间,大宝会出现一些行为倒退的现象,比如说尿床、想吃奶等等,对弟弟妹妹的感情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有些不能接受那个整天赖着妈妈的小人儿。“嫉妒”的情绪渐渐来了。
嫉妒是一种奇妙的情绪体验,它与爱紧密相连,又与恨如影随行。“嫉妒”的心理学定义——当个体认为所爱之人与另一个体产生情感联结时所体验到的情绪。这种情绪反应建立在一种预期之上,它预见到第三方与自己所爱之人的联结,会排除自己与所爱之人建立情感联结的可能性。
当孩子出现了嫉妒的情绪,家长或许会经历以下的几个阶段:
1、要求哥哥接受弟弟。
2、理解了哥哥的感受。
3、自以为解决了嫉妒。
4、屡屡被嫉妒打个措手不及。
5、终于明白,接纳嫉妒、允许它的存在、与它和平相处,才是嫉妒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三:冲突
二孩时代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第3张

精华回顾‖《二孩时代,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图)
和嫉妒一样,冲突同样是二孩家庭生活的主题词!妈妈、玩具、座位、好吃的。任何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对象,都有可能引发两个孩子的冲突。在有两个孩子之前,我们应该多少能预见到这些场景的发生。但我们绝对想不到,它们会发生地如此频繁、如此出其不意!
“儿童早期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冲突的产生与儿童的自我中心化有关。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观点采择,不仅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看问题,还要考虑对方的需要。这为人际间的理解与合作奠定了基础,显示了其社会化的进程。”——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
同伴冲突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不会接触到那么多与自己全然不同的同龄人,他们的想法、经历、个性、处事方式都是从未接触的。在受到最初的冲击之后,孩子们会对自己的想法、认知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和自省是价值千金的!在这种矛盾与冲突中,他们原有的认知水平就发展升级了。这将成为他们不断认识、了解世界的动力。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也不会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绪感受。在冲突过程中,孩子们尝试着学会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且尝试着从同伴的表情、语气、动作中来辨别对方的情感状态。这将成为他们理解他人、体量他人的源泉。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将丧失可贵的早期社会技能的学习机会。他们不清楚自己行为的后果将会是什么,不知道哪些行为对自己解决问题会有帮助,也不清楚哪些技能会让自己顺利实现目标。这种对行为预判能力的缺失,以及对自我行为控制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甚至大学毕业生恶性刑事事件的元凶!
看到这里,大家会释然一些吧,原来同伴冲突也有这么多好处!
关键词四:自我中心
二孩时代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第4张

精华回顾‖《二孩时代,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图)
二孩家庭最常见的又一场景就是:弟弟妹妹要玩哥哥姐姐的玩具,而哥哥姐姐不让!此时,大家是怎么处理的呢?
如果是有爷爷奶奶的家庭,爷爷奶奶的通常做法往往是:
“是哥哥就得让着弟弟!”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弟弟玩一下都不行吗?”
“没有当哥哥的样子!”
你这样说过吗?
为什么孩子们关于玩具的冲突那么频繁呢?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玩具是自己的,妈妈是自己的,家里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的呢?
年幼儿童既谈不上自私,也谈不上无私,因为他们还不能真正在心理上将“我”和“你”,“人”和“物”完全区分开来。这种在心理上无法将客体与主体分离的状态就称作“儿童的自我中心”。——瑞士早期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皮亚杰
“自我中心”现象是每个人所共有的,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自我中心”状态,而他们的成长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地“去自我中心”的过程。因此,家长们大可不必为了孩子的自我中心而烦恼,这恰恰说明我们的孩子是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正如我们的孩子学走路必然会摔倒,学说话必然会说错一样!
谦虚地了解并学习儿童的“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或许是我们现在更应该做的事情!
“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
0-2岁:
自我中心:不能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来。
去自我中心:不再把一切事情都归功于自己,而是学会把自己看成是世界中的一员。
2-7岁:
自我中心: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区分开来。觉得别人应该围着我转。
去自我中心:开始能理解物体之间的客观关系,开始与其他人建立合作关系,也开始尊重他人的意见了。
7-12岁:
自我中心:不能单独运用自己的知觉进行思考。不能理解“假设煤是白色的”这样的假设。
去自我中心:开始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省,能进行抽象运算了。
青春期:
自我中心:不能真正区分“理想世界”与“真实世界”。
去自我中心:从一个“空想改革家”变成一个“实干家”。
由此看来,孩子们在童年期的“自我中心”,是他们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它绝对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而是根源于他们尚未发育完成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五:最近发展区
二孩时代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第5张

“弟弟什么都跟我学!”
是的,有一个哥哥或者姐姐,对弟弟妹妹的成长有着超乎寻常的促进作用。这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有着一个科学的心理学解释——“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实际发展水平”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潜在发展水平”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近发展区”是一个不断变化递进的区间,随着儿童上一个最近发展区的完成,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就同时生成了。可以说,最近发展区的变化是由教学决定的,这里的教学不仅仅指老师或家长提供的教育,同时也有可能是哥哥姐姐的示范。
那么我们也可以推断,年龄相近的兄长所展示的成熟技能,很有可能就是弟弟妹妹“最近发展区”中所需要的。这时的哥哥姐姐就是一个最佳的、动态的“教育提供者”!他始终走在弟弟妹妹发展的前面,但又不会离开太远。他们所展示的技能、知识始终处在弟弟妹妹现有发展状况与最近的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
也就是说,哥哥姐姐的现有状态就是弟弟妹妹的下一个“最近发展区”。这实在是太理想了!
看过这些,想生育二胎的你对二胎生活是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看过这些,已经有两个孩子的你,是否对家里的“鸡飞狗跳”不再那么焦虑?

孕妇饮食
孕妇保健
胎教常识
流产胎停
胎儿发育
孕妇疾病
孕期食谱
孕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