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0-1岁 > 婴儿健康 > 孩子啼哭全解析

孩子啼哭全解析

来源:育教家    阅读: 1.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新生儿三种状态:睡眠、清醒和啼哭。很多婴儿很能啼哭,所以一定要做好难备,这样你能够把孩子的啼哭当作正常的现象对待,解决问题时也就容易一些。如果你的孩子不大能哭,那你可是位幸运的母亲。如果想理解孩子啼哭的原因,学会安慰孩子的办法,你必须明白孩子烦恼的原因,并且能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给他合适的安慰。

孩子啼哭全解析

  关于啼哭0-1岁  

  两周的婴儿啼哭,可能是因为洗澡前衣服脱得不合孩子的心意;一岁的孩子啼哭,可能是因为你把他一个人留在了房间里等。如果你把两周的孩子用毛巾被包好,他就会感到极大的安慰;而一岁的孩子看到你回来后,就感到很满足了。 

新生儿与别人的交流方式是有限的,他只会通过哭声表达出有些方面不大合适。请记住,在过去的10个月里,孩子一直在黑暗的环境中漂浮着,非常舒适,温度恒定,营养是现成的,所以出生后一见到明亮的光线,坚硬的床面,感到寒冷和饥饿时,自然他会大哭一番的。由于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啼哭并不一定是说他遇到了什么危险。 

分辨不同类型的啼哭

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与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一般都能比较准确地分辨出孩子不同啼哭的类型。分析孩子啼哭的原因并不是单方向的,因为孩子也能预测出母亲可能做出的反应。很多的父母对孩子的啼哭很担心,其原因也很难讲清:是饿了、烦了、生气、孤独、疲劳、疼痛或者其他什么不?是否孩子需要抱一下呢?过了4周后,母亲关注的中心不再是孩子的哭声,而是其他方面的信息,例如,孩子多长时间没吃东西了?上次吃饱了没有? 

对哭声应该做出的反应

对于孩子啼哭做出不同的反应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反应与安慰孩子的方式影响着你与孩子的关系。这不仅仅涉及到是不是把孩子惯坏的问题,而且影响着孩子今后的生长发育。 
  
  最近研究表明,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天里,如果你对孩子的哭声不怎么理睬,孩子的哭声不会减少,反而会加强。另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忽视了孩子的哭声,孩子将来在一岁内哭的次数多而且每次哭的时间都比较长,而且6个月后,母亲可能会对孩子的哭声都已厌烦了,不想再理睬孩子了。这项研究还表明,每次啼哭都很快得到照顾的孩子交际的能力发育比较快,具体表现在孩子的面部表情比较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母亲对孩子做出敏感和快速的反应有助于与孩子形成和谐的关系,孩子感到满足、听话、有安全感,同时各方面能力提高也比较快。这项研究进一步地支持了母亲自然地对孩子应该做出反应的观点。 

有些心理学家发现,有些母亲很敏感,但是不理睬孩子,违反了“自然规律”,破坏了母子之间的自然关系,进而造成了母亲不能满足孩子要求的困难状况,这种困难大都源于怕惯坏孩子。 

不能不管孩子的啼哭

父母的冷漠和不理睬会严重地危害孩子与父母建立深切的友爱关系,会抑制孩子形成对父母的依赖,其严重程度远远大于像体罚所造成的痛苦。我常常听到有的母亲说:“如果他干干净净,不再尿裤子、放屁、吃得很好,哭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或者“他得哭一个小时,不要管他。”我坚决反对这种观点,我认为孩子哭了就要有人管。首先,孩子在啼哭的时候,可能会吞入空气,会引起不舒服,吃不下东西。哭得过久,会使孩子感到很疲劳,有时可能会达到精疲力尽的程度,于是孩子更加烦躁,更不好哄。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很快认识到,在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无人理睬,周围没有一个可爱的人。我这里引述的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孩子的哭声一定要有人理睬。如果不管孩子,孩子很快就会不再需要你的照顾。孩子长大以后,缺乏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孩子的行为模式,首先是与母亲间,然后是与父亲间的,最后是与家庭和朋友间的模式,都是在一岁之内形成的,可能在出生6周龄时就开始了。如果孩子在出生后得不到爱,孩子特别容易变得内向、不愿与别人交往、不敢与他人有身体上的接触。请不要让孩子这样开始他的生活。 

能惯坏孩子吗?

我认为,对孩子的爱永远不会过度。我反对认为抱得太多或是照顾得太多会惯坏孩子这一想法。我认为过多的搂抱、照顾、喜爱和拥抱不到—岁的孩子是不会惯坏他的,相反受到拥抱与照顾的孩子学会了人类友爱的行为。母子之间的友爱,成为了孩子的行为模式,对孩子终生都有益。 
  
  我们常常把母亲安慰痛苦的孩子和对孩子的正常反应,看成是惯孩子。其实母亲对孩子的反应与孩子的行为模式都属于一种天生的本能。母亲对孩子哭声所做的反应是遗传得来的,可能有些母亲由于后天的学习,干扰了这种自然的趋动力。母亲自然的反应是:抱起啼哭的孩子,安慰他、照顾好他。但是社会上认为,母亲这样做就是惯孩子,所以母亲强迫自己不能这样做,也不应该这样做。作为一个女性,应该按照自己的天性做事。母亲保护意识是母爱的基础,也是其生物属性的基础,所以,每当母亲看到孩子啼哭时,母亲就会去抱起孩子,给孩子以安慰。孩子需要接触到一个柔软、温暖、可爱的人体,这种需要非常强大,甚至超过了对食物的需要。 

毫无疑问,孩子的哭声与你对哭声做出的反应都影响着孩子对你的依赖关系。尽管孩子可能对父母双方都有依赖,但是依赖的程度与母亲敏感程度有直接关系,这种敏感性体现在对孩子痛苦的反应,即母亲能够多大程度地理解孩子,这对于形成稳定而幸福的母子关系至关重要,比孩子今后与任何人之间建立的关系都重要。所以,我对于“是否可能惯坏孩子”这一问题的明确回答就是“不”。 

啼哭何时停止

孩子出生后在三四周,甚至六周内总在啼哭,一直哭到孩子适应外部的世界,即孩子形成了自己喜好的规则,孩子的啼哭次数明显减少。所有的人都无法忍受孩子在夜里啼哭。白天,你的耐心与精力都很好,你感到自己有能力,而且有同情心,可是当孩子打扰了你和丈夫的梦乡,你便和所有的人都一样,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耐心。在孩子啼哭的时候,请不要着急,孩子啼哭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你着急,只能把事情搞得更糟。如果你感到孩子哭得特别多,情况可能像研究表明的那样,有的孩子啼哭与自己的不适无关,与你给予他的安慰也无关。例如,出生时母亲使用了全身麻醉法,孩子的啼哭时间就会长—些,孩子很易受到惊吓,不大喜欢有人抱他。出生时,阵痛时间过长,或者阵痛时使用其他药物,孩子的啼哭时间都很长,而且睡眠的时间也很短。怀孕时母亲处于高度的焦虑状态,生出的孩子也特别易于烦躁,不好哄。人们都知道,男婴比女婴更易受到精神压抑的影响。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到了三周后,男婴比女婴更易烦躁。但是我们同样也会看到孩子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孩子得到相同的照顾,但是啼哭的长短和次数是不同的。


 啼哭的原因0-6个月  

饥饿

饥饿是婴儿啼哭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很快就能分辨出这种哭声。研究已经证明孩子喂奶前的哭声比喂奶后的哭声大得多,这一点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实验也证明,吃饱肚子,而不是抱着、吸吮或吞咽,使得孩子有一种舒服感。 

怎么办 

  ●孩子饿了就要喂,定时不要过于严格,也不要根据时间表喂孩子。请记住,孩子很小,每二三个小时得吃奶,每次提前15-30分钟喂孩子,对孩子没有什么坏处。 
  ●如果孩子只是想吸吮什么东西,就在喂奶间给孩子喂些开水或新鲜果汁,请使用消毒勺子。 
  ●使用安慰奶嘴,放到孩子的嘴里,让孩子吸吮着。 

温度

温度与湿度对孩子睡眠、啼哭和活动的时间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温度比较暖(16—20℃),新生儿睡的时间较长,哭的时间较短。湿尿布或者脏尿布会使孩子感到不适而啼哭,引起不适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下降。 

怎么办 

  ●保证孩子体温正常。 
  ●摸一摸孩子的后颈,看看孩子有无发热或发冷,如果有汗,说明孩子太热。如果孩子热了,减去几层被子;如果冷了,就加上几层被子。,检查一下孩子的尿布,如果湿了,及时更换。 

缺乏接触

有些孩子一放在小床里,就开始啼哭,每次抱起来后,啼哭就停止,这是一种本能。这种现象说明,孩子需要与你有身体上的接触,接触后他会感到极大的安慰。很多民族把孩子包得很紧或是紧紧地贴在母亲的身上,这样的孩子很少啼哭。 

怎么办 

  ●孩子哭了以后很侠把孩子抱起来。 
  ●用吊带或是围巾裹着孩子到处走一走,孩子可以听到你的心脏跳动的声音。 
  ●和丈夫轮流摇孩子,一直摇到孩子安静下来为止。 
  ●把孩子包紧一些,包孩子的布料应该柔软、温暖,凉的化纤布料效果不好。 
  ●把孩子横放在膝上,腹部朝下,按摩孩子的后背和四肢。 
  ●将热水袋放到你的膝上或是床上暖一下,再把孩子放在上面。 

脱衣服

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脱衣服。脱衣服引起的不适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孩子在意识到马上就要脱衣服的时候,表现出极为紧张,等到贴近身体的最后一件衣服被脱下来以后,孩子的精神彻底地崩溃了。其原因不是孩子怕冷,而是皮肤接触不到能给皮肤带来熟悉和安慰感的布料。 

怎么办 

  ●尽量少给孩子脱衣服,尽量给孩子采用擦澡,这样每次只需给孩子脱趣一部分衣服。 
  ●如果必须给孩子脱光,在孩子皮肤暴露的地方盖上毛毯,让孩子能接触到布料。 
  ●在给孩子脱衣服的时候,尽可能多地与孩子讲话,安慰孩子。 

疼痛

疼痛肯定会引起啼哭,但是孩子到底什么地方疼痛根难确定。可能是疝痛,也可能有非常明显的原因,如别针刺痛孩子,或是包得过紧等等。如果孩子有耳痛,你会发现孩子会把拳头举起来,压在患耳上面。 

怎么办 

  ●马上来到孩子身边,把孩子紧紧地抱起来,拥抱孩子,来说些什么安慰着孩子。 
  ●如果能找到疼痛原因,消除这些原因。 
  ●和孩子呆在一起,一直到孩子安静下来为止。 
  ●无论怎么办,都无济于事,原因可能是孩子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激烈或突然的刺激

孩子突然表现出受到大的刺激,无论是光线、噪声、颠簸运动、逗孩子过度或是产生跌落感时,都会使孩子感到不安。孩子产生跌落感时,会表现出惊吓或紧抱反射,即张开四肢,同时开始大哭。 

怎么办 

  ●紧紧地抱起孩子,采取一般的安慰方法,接触、运动和声音。 
  ●下次不能突然移动孩子。 
  ●避免突然的亮光、大声或是颠簸运动。孩子可以长时间地忍受很大的噪声、很亮的光线,但是过于突然,就会引起孩子的不安。 

疲劳

很多孩子由于疲劳会啼哭。有些孩于与成年人一样,在睡眠中,常会觉得自己从高处落下来,于是从梦中醒过来。如果孩子经常这样,睡眠肯定不好。 

怎么办 

  ●把孩子放到安静、温暖、光线较暗的房间。 
  ●如果孩子经常抽搐,每次孩子入睡前一定把孩子包紧。 

错误地理解了孩子发出的信号

我们常常不能准确地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例如,“我饿了。”“我累了。”“抱抱我,我不想玩了。”等等,这时我们也不应该过度的自责。例如孩子特别想吃东西,但偏偏先给孩子洗澡,这时孩子肯定要哭闹。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我们忽视了孩子在吃奶时鼻子被挡住了,不能很好的吸吮,孩子自然也会哭闹。 

怎么办 

  ●提高警觉性,认真观察孩子,倾听孩子的哭声和抱怨,分析孩子欲表达的意思。如果你能认真听一些,一定能明白孩子“说话”的意思。 
  ●马上解决引起孩子不安的一切情况。使用一般治疗啼哭的办法。 

疝痛

有的婴儿在一天内总要哭上一阵子,有的孩子在傍晚6点钟哭,刚好是晚上喂奶左右的时间,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孩子啼哭不像是平常的饥饿或是孤独,或听起来是在大叫,啼哭时脸色发红,或同时把双脚收到腹下,表现出腹痛的样子,而吃东西、拍击后背、打嗝、包紧或是拥抱都不能使婴儿安定下来,这说明孩子可能患有疝痛。疝痛的原因现在不清楚,但一般都从出生后3周之内开始,持续到3个月龄为止,疝痛消失与开始时一样,都非常突然。 

可能引起疝痛的原因很多,例如,喂奶不够、喂奶过多、过敏、便秘、腹泻、腹内气体太多、孩子抱得太多、孩子抱得太少、轻度消化不良肠道痉挛或者精神紧张。 

所有的儿科医生都认为,孩子只是在晚上才啼哭,其他方面都很正常。世界著名的儿科医生瑞那德·依林沃斯曾经说过:“患有疝痛的孩子往往给人一种一切都正常的印象,平时健康、快乐、生长正常、吃得很好、照顾得周到,但一到晚上就会发生疝痛。”在100个婴儿的实验观察中,依林沃斯医生虽然没有找到上述引起疝痛的可能原因,但他强调,惯孩子肯定不会引起孩子疝痛。 

精神紧张(虽然缺乏现实的证据)可能是引起疝痛的主要原因。傍晚是全家人一天最忙乱的时间,你在等着丈夫下班回家,可能还需要准备晚饭,孩子需要喂奶、洗澡、哄着玩或者是哄孩子上床睡觉,你也可能感到很疲劳,你的同情心很差。这时,你的孩子可能也开始精神紧张起来,在你晚上精神过敏时,哭了起来,给你乱上加乱。 

怎么办 

没有治疗疝痛的药物。传统上用肠痛水治疗,但其效果没有得到证实。我认为小孩子啼哭是一件经常发生的事,也无需给孩子什么药物,特别是不要用那些最新出产的专利药品。请记住依林沃斯医生的话,患有晚间疝痛的孩子身体很健康。你可以安慰孩子,可以使用以前我们介绍的方法,但不是使用所谓的神奇药物。需要强调的是,孩子啼哭大都发生在夜里,一般这种情况只持续8周的时间,但孩子却给你带来了一生的快乐。 

一般的安慰方法

如果孩子总是烦躁不安,你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来治疗孩子的啼哭。声音和运动会使孩子安静下来,也能使父母放松下来。 

运动 
  ●摇一摇孩子,可以把孩子放在摇椅里,或是秋千中,这都是理想的办法。 
  ●带着孩子一起走一走或是跳一跳舞。 
  ●把孩子抱在怀里,放在大床上或是小床上—颠一颠。 
  ●把孩子放在跳椅上,轻轻晃动。 
  ●不管有多晚,带孩子坐上汽车或是放在婴儿车或是婴儿椅里到外面走一走。 
  ●如果你只是一个人在家,把孩子放在吊带里面背着,继续做自己的事。 

声音 
  ●给孩子唱点什么或是说点什么。 
  ●打开电视或者收音机。 
  ●打开吸尘器,或把水龙头开到最大,让它们响几分钟。 
  ●给孩子一个能发声的玩具,摇晃这个玩具,让它发出声响。 
  ●用录音机或是电唱机播放轻松的音乐。

啼哭的原因6个月-1岁  

如果孩子感到饥饿、疼痛、过热、过冷,他一定要啼哭,其治疗方法与新生儿是相同的。但是孩子长大了一些后,还有其他的因素也会使孩子感到痛苦。 

厌烦

孩子半岁以后,睡眠的时间明显减少,所以放在小床里没人理睬、没什么看的也没什么玩的,他会因为无聊而大哭的。孩子特别喜欢和你在一起,喜欢看着你做事,这时,孩子把你当成是快乐与友爱的永久源泉。当你离开他时,特别是当他不能听到你的声音时,他肯定要哭起来。 

怎么办 
  ●在小床上方挂上能运动的玩具,孩子可以拨动玩具,看着玩具的运动,这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每次孩子醒来时,你都在孩子身旁,他一定感到很满足。 

焦虑

孩子越来越胆小、害怕,对陌生人的到来或是你的离开最为明显。孩子半岁以后对你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孩子特别容易找到自己的安慰物,如自己的大拇指、毯子或是扔嘴等。安慰物一般都是可以吸吮或是可以触摸的东西。孩子在疲劳或是焦虑时,都能刺激起孩子触摸或接触这些物品的欲望。 

怎么办 
  ●应该理解这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一部分,孩子一定要经历这一过程。 
  ●如果孩子怕陌生人,不要强迫孩子见生人。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安慰物,奶嘴也完全可以,孩子长大后能自行消除这些毛病。 
  ●多抱一抱孩子。 

受挫

婴儿的生理方面的能力发展,可能使得孩子感到受挫。在孩子刚学会爬行时,也会很快地离开你,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这时你可能会限制孩子想做的事情,可能是为了安全上的原因或是伯孩子把东西弄坏等原因。 

怎么办 
  ●把家里矮桌子或架子上面的东西全部拿走,家里内外一切都有安全措施,使家里成为“孩子安全”的环境。 
  ●消除使孩子感到受挫的因素。例如,孩子总想拉狗的尾巴,你或者把狗从屋里弄走或者把孩子抱走。孩子这时的记忆力不好,离开自己好奇的东西,一会儿就忘了。 
  ●用别的游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关于啼哭1-2岁

孩子在1-2岁之间啼哭大都是因为情绪受到了影响,可能是害怕、焦虑、分离、失去母爱或与母亲分离。 

没有安全感

1-3岁的孩子与母亲的接触和触摸越来越少了,但是在表面的独立后面,幼儿常常表现出极大的恐惧和紧张,这常常发生在一岁左右的孩子身上。你可能会注意到孩子比平常更安静、更听话一些;不管见到陌生人还处在陌生环境,总是拽着你的大腿;孩子甚至不想吃东西。这些都是焦虑的表现。 

怎么办 
  解决孩子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给孩子更多的爱,同时还应鼓励孩子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加强自信心。当孩子取得成绩或进步时,要多加表扬,给以奖励。孩子需要你的赞扬,为了得到你的赞扬,他什么都能去做,他当然也想表现出自己很有独立性。鼓励孩子不是一件难事。 

一个依赖于母亲,相信母亲的孩子,总是以母亲为基点,信心十足地去探索自己未知的世界。很多的研究表明,孩子如果身边有所信赖的人在场,能够解决新的、可能自己害怕的问题,也能战胜与之相伴随的焦虑。 

害怕分离

由于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性太强,离开父母是引起孩子不安的主要原因,而且害怕分离最能引起孩子的焦虑。当害怕、不安全、焦虑或是分离使孩子感到不安,孩子肯定要啼哭。孩子不安的程度与孩子的年龄有关(你可能会发现,15个月的孩子比10个月的孩子忍受分离的能力要强一些);与你离开孩子时的具体情况有关;与孩子对离开时的环境是否熟悉有关。当然也与孩子以前接受到的分离经验有关,如果第一次孩子感到不快乐,第二次只能会引起孩子更大的不快乐。 

孩子当然不愿意被扔下不管,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你做父母做得越合格,孩子与你分离后哭闹就越严重。 

怎么办 
  对于孩子胆小不要表示蔑视,尽量给孩子更多的同情和支持,尽量用行动而不单是用语言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如果答应孩子半个小时回来,一定要在半小时内赶回来;如果说到隔壁房间,绝不能走得太远;如果答应孩子5分钟后和他一起玩游戏,一定信守诺言。孩子只有相信你能信守诺言,才能产生自信心。 

如果想理解孩子、相信孩子,最好不要过份地护着孩子,护着孩子只能限制孩子的探索意识,妨碍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受挫

快到2岁的时候,孩子的探索精神超过了自己的协调能力和动作的准确能力。他会想做一些自己的敏捷能力、平衡能力、体力等所不及的事,于是引起了孩子的受挫感。你自然也是引起孩子受挫的主要原因,因为你出于孩子安全的考虑,经常阻止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怎么办 
  一定要耐心,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就是帮助孩子,帮助孩子画画,帮助孩子用积木搭宝塔,帮助孩子攀上树木,帮助孩子建起沙滩上的堡垒,帮助孩子摆出各种动物和小士兵。如果孩子由于自己的无能感到受挫,并且啼哭的时候,你可以用另一个他喜欢的游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学着别人做游戏,或者是想做只有大孩子才能做的事的时候,遇到了挫折,你可以建议孩子与你一起做这件事情,让孩子明白他能够做这件事。幼儿需要探索新的事物,在没有马上成功的时候,仍需要坚持下去,过多的失败会引起不良的反应。 

不要和孩子开展拉锯战争,不论是孩子是否需要坐便盆,还是应该吃什么东西都不要和孩子们争论。孩子需要有独立的头脑,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而不要强加于孩子。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坐便盆。如果孩子只吃绿豆或者冰淇淋时,也不要担心。安静地接受孩子的行为,远比争论好得多。

可能的问题1-2岁

发脾气

发脾气是孩子企图引起别人注意的一种方式,你理睬他多长时间,他就会发多长时间的脾气;如果你不理他,他也就不发脾气了。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房间,孩子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屏气症状每个孩子自有极限,如果孩子的氧气不足,他会自动喘气的。如果孩子大哭大叫,乱蹬乱踢,你只需把孩子能碰到的东西搬走,别让孩子在哭闹时伤着自己。你不要用甜言蜜语哄孩子,但也不要发脾气,不要打孩子,不要威胁孩子。这样做不会使孩子停止发脾气,也不会防止下一次发脾气,最好的办法是置之不理。 

深夜啼哭

很多孩子在晚间上床睡觉前大哭一顿。但是如果给孩子形成正常的就寝规律,就可能避免这种情况。这样做并不是说一定要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时间表,而是说让孩子形成一定的生活节奏,让孩子习惯这个节奏。睡觉和洗澡都应是孩子快乐的时光。孩子从6个月起,一般都特别愿意洗澡,如果你能把洗澡当作一个游戏,以后很多事情都好办多了。洗完澡以后,孩子感到非常的放松,可能还会有些困倦。如果晚饭让孩子感到自然、快乐,然后让孩子上床,跟孩子严肃但又充满爱心的说晚安,你就可以不用再管孩子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可能会喜欢听某一些歌曲,或者他们喜欢以什么样的顺序播放,或者喜欢某些故事,可能还会和你一起讲某些故事。有些孩子听着音乐,或是听着你讲的故事或是你唱的歌声时,就入睡了。一定要建立起适合于孩子的就寝时间,每天一定要按此计划执行。习惯给人一种安全感,也会使孩子感到上床睡觉是—件快乐的事情,孩子不再会为上床找出各种借口。 

长期分离

长期分离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与孩子的年龄有关,在6—7个月龄以前,孩子表现不出任何影响,例如孩子住院,或者长期见不到父母等情况下,孩子没有什么反应。从6个月龄到4—5岁间,孩子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而且男孩子比女孩子受到的影响更大。如果孩子经历过一次不幸的分离,在第二次分离时,更易受到伤害。分离的时间越长,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越大,特别是与母亲、父亲和兄弟姐妹的分离表现得最为明显。 

孩子受到分离后,如果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母爱,例如养母或是特别喜欢的幼儿老师等,受到的影响会减轻。具体情况如下:

口孩子能按照原来已经习惯的常规和模式生活。 
  口在与孩子分离前,应安排准备照顾孩子的人与孩子熟悉一段时间。 
  口照顾孩子的人经常给孩子讲述过去的经历,使这些经历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头脑中。

关于啼哭2-3岁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啼哭的原因也变得复杂起来。孩子的头脑已经很复杂了,他能感受到很广阔的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变化;他对你的动机有深刻的理解,很准确地理解出你对他的褒贬所表现出的神色;他越来越明白自己在家中、朋友之间和整个社会上的位置;他产生了新的不安和焦虑。孩子害怕的事情不只局限于像分离那样简单的事情,日常中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引起孩子的害怕。由于孩子在渐渐地认识着整个世界,同时受到影响的可能也在不断地增大。孩子在得到自信的同时,也在变得越来越敏感,更易感到害羞、怨恨、受挫、愤怒、嫉妒和敌视,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烦恼,使得孩子大哭起来。因为孩子对世界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意识到周围的威胁,以及这些威胁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孩子必须自己去面对这一切。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一个孩子了,所以孩子自然会经常流出眼泪。 

真实的与想象出来的恐惧

在2-3岁之间,孩子有时感到恐惧,表现出这样的恐惧并不说明孩子有什么异常。下面介绍两种类型的恐惧。 

害怕黑暗

害怕黑暗在孩子身上比较常见,是正常的现象。如果你的孩子害怕黑暗,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点上一个小灯,只需买一个小瓦数的彩色灯泡,换去标淮的灯泡就可以了。你也可以让孩子明白,黑暗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你可以带着孩子在夜晚散步,告诉孩子各种有趣的东西与白天不大一样,例如天上的星星,或者一些夜行动物等。在夏季的夜里,可以带上孩子和毯子,到花园里,躺在草坪上。 

害怕雷声

大多数的孩子都怕雷声和闪电。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注意不到打雷这件事,你可以讲故事,把电视的声音调大,放一段音乐或者和孩子玩一玩“只有雨天才能玩的游戏”。 

解决害怕的问题

鼓励孩子尽早说出害怕什么,认真听取孩子的情况,表现出关注和同情。有时孩子的用词不准确,但是要认真听下去。告诉孩子你理解了孩子害怕的原因,绝不能嘲笑或者羞辱孩子的感情,这样做只能会使得孩子把自己的恐惧掩盖起来,使孩子不能再与你合作。你还应该教育孩子如何面对恐惧,告诉孩子你是怎样对待恐惧的。 

口安慰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向孩子说明你和孩子完全一样。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你小时候的故事。告诉孩子你小时候都伯什么,说一说自己在父母的指导下战胜恐惧的方法。 
  口如果孩子害怕家里的某件家具,例如洗衣机等,你可以向孩子解释这件家具的用途和工作原理。告诉孩子机械的东西并不可怕,并向孩子证明这一点。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往机器里放衣物,同时向孩子说明你自己在做什么。按照正常的方法向里边加洗衣粉,然后打开机器。自己先试一下,如果机器的振动比较小,可以让孩子把手轻轻地放在你的手上,这是在告诉孩子你并不害怕,如果有你的帮助,他也没有必要害怕。 
  口如果孩子特别害怕走丢或者怕遇到事情,跟孩子谈一谈,例如你可以说:“如果你走丢了,你应该先怎么办?啊,对,你应该先去离你最近的一家房子里,敲门说:‘我是李明,我家住在……我家的电话号是……您能给我爸爸或妈妈打电话吗?” 
  口千万不可对孩子的恐惧表现出不屑—顾,孩子对此非常认真,你也应该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所以,如果孩子对自己房间的灯影表现出不安,就把孩子的床搬动一下。放在没有灯影的位置。 

解决好非理性的恐惧

解决非理性恐惧的最好方法是,用其他的身体活动消除这样的恐惧。如果孩子害怕魔鬼或鬼怪,你可以告诉孩子说,你会施魔法,说你可以吹走这些魔鬼,然后吹一口气;告诉孩子你可以用吸尘器把他们吸走,只需打开开关就可以;跟孩子说,你可以用厕所把他们冲走,只需一拉水箱就可以。还有一些父母说自己相信有鬼和神灵,其说的方式使孩子相信确有其事,我认为最好还是向孩子说明根本没有鬼怪的事。问题的焦点是孩子不相信你的话,如果他的恐惧是有道理的,他才能相传你,其实他的恐惧根本没有道理。 

分离焦虑

3岁的孩子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长,一个晚上也不愿意。孩子到了5-6岁时,如果不给孩子一些安慰,安排孩子该做什么,离开父母也会使他们落下几滴眼泪。你应该向孩子交代好下面的事情:你在什么时候离开;你要走多远的路程;你和哪些人在一起;你去做什么事情,以及什么时间返回。在向孩子交代这些事情的时候,最好让孩子能以自己熟悉的东西做为参照。 

让分离更容易一些

口在离开孩子前,和孩子一起静静地做点孩子最喜欢的事情。离开前15分钟开始穿衣服,这样你可以有时间能和孩子专门呆在一起。一定不要急于离开,匆忙告别。 
  口如果答应孩子在某一时间返回,一定要准时返回,每次离开孩子时,都告诉孩子你是准时的。如果不能准时,一定要打电话向孩子做出说明,而且仍要尽早赶回来。 
  口每次和孩子分开的时候,最好有一个告别仪式——给孩子讲个故事,一起玩个游戏,拥抱一下孩子,站在楼梯口向孩子挥挥手或者按一下汽车喇叭。 
  口想出一些游戏的办法,例如,亲一下孩子的手心后,让孩子捏紧手指,告诉孩子如果想妈妈的吻时,而妈妈还没有回来,这一个就可以用了。 
  口不要背着孩子偷偷外出,应该提前跟孩子讲好,把你的离开当作与日常其他事情一样处理。可以在早晨说一次,白天时说两次等等,然后你可以马上让孩子到浴室帮你拿衣服。另外孩子特别喜爱珠宝,所以让孩子玩一玩你的珠宝首饰盒。 
  口如果孩子很小,不要使用“小时”这样的概念,他可能听不明白,你可以用孩子特别喜欢的活动跟孩子讲时间。例如,如果你要离开一个半小时,你可以对孩子说是吃一块蛋糕的时间;如果离开半个小时,你可以说演4个动画片的时间。 
  口如果你请别人看孩子,一定要地在你离开前半小时赶到,这样看孩子的人在你没有离开前便能和孩子开始做游戏。这样,在你离开时,孩子可能连头都不抬,只是说了声“妈妈,再见!” 

由于过度疲劳而啼哭

过于疲劳是孩子啼哭的常见原因之一,多发生在晚间。有时孩子可能睡得比正常晚,例如有朋友或亲戚来访,或者是过节等特殊情况,孩子的正常生话规律被打乱,孩子兴奋不已。于是孩子由于过度的兴奋而变得疲劳,所以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喜极而泣。越想让孩子高兴,孩子哭闹就越是无法控制,特别是有朋友或亲戚在场时吏是如此。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从开始的时候,就加以预防,不让孩子过于兴奋,如果孩子可能需要晚睡,一定提前在白天休息好。 

如果无法实行上述的办法,而且孩子真的很累,大哭不止,可以把孩子抱到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一直等他安静下来。等孩子略安静一些后,可以给孩子讲他喜欢的故事,或是唱他喜欢的歌曲。也可以给孩子洗个澡,等他放松下来后,让孩子卧床,一直等孩子彻底放松为止。 

处理好损伤

你不希望孩子将来对一点小损伤都表现出孩子气,仅从你的角度来说,可不要轻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你清楚它有不良后果时。如果孩子擦伤了皮肤,并且有血流出,你不应该说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孩子看到出血很害怕,他会装出很疼的样子以引起你的注意。每当孩子受到损伤来到你的身边时,请你一定尽量给孩子同情和安慰,最好亲吻他一下,把他抱起来,同时用温和的话语安慰他。然后给孩子一些最喜欢的饮料或是小食品,答应下顿饭给孩子做他最喜欢吃的东西,或是答应带孩子到花园里喝茶。在家里备些药膏,如一般性的抗菌药,可以用于各种擦伤和刀伤。这样的药膏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慰,如果孩子相信它能够止痛,你就会省很多的事。 

去幼儿园紧张

很少有孩子能够做到高高兴兴,只说声“再见”,连头也不回就去上幼儿园。一定要提前给孩子做好准备,尽管孩子自信心可能比较强。 

首先你应该带着孩子到街区内的幼儿园熟悉一下环境,你可能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你需要看到每个幼儿园,你应该与幼儿园里的老师谈一谈,到班里听一听课程,这样你可以了解幼儿园内的气氛,了解到教师都能管学生哪些事情,在活动中对每一个孩子能照顾多少。最重要的是与老师建立起联系,否则不管老师看起来怎样好,你也不能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 

比较好的幼儿园老师都会要求你在孩子没有正式入园前几周,带他到幼儿园看看。看的时候,不要太认真,只是顺便看一下就可以,每次只呆15分钟左右。不要强拉着孩子进入幼儿园,给孩子的印象是你有事找老师,孩子只在一旁看着、听着、观察着和了解着。同时让孩子随便走一走、摸一摸、拣点什么、玩一玩,但万不可强迫孩子。很多幼儿园都希望你把孩子正式送入幼儿园前,多来熟悉一下。 

在孩子去幼儿园的第一天,整个早晨都要陪着孩子。很多的幼儿园都接受这方面的访问,并向家长建议,你可以与孩子同时听课。当然这些可能不重要。如果孩子明白你不离开,坐在教室的后面,孩子会非常高兴。自己带上一些活计或者一本书,这样你也不觉得是浪费时间。如果孩子满意,你还可以趁机到外面走一走,五六分钟后再回来。如果孩子不想让你离开,请你不要离开。如果孩子同意你离开,你可以过半个小时后,告诉孩子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过20分钟冉回来,离开后一定要按时回来。过几天后,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看看是否可以离开孩子更长的时间。一些孩子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几天后就不再需要你陪着了;而有些孩子,虽然上了两个星期的幼儿园,仍然希望有家长陪着。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做,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是个令人快乐的地方,与不快乐没有关系,离开父母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而且并不孤独。一个好老师应该对你的孩子很有信心,同时也对自己很有信心,她会告诉你在什么时候可以不用陪孩子了。对孩子采取过度的保护主义的态度,只能让孩子更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特别是在没有人陪着的时候。如果你与老师的关系比较好,在这件事上,你可以完全听从老师的建议。

可能的问题2-3岁

发脾气

如果没有别人在场,处理孩子发脾气,特别是当你也发脾气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睬孩子。另一种方法是和孩子谈一些奇怪、有趣或者傻乎乎的事情,分散孩子注意力;也可以用一些别的办法,例如反复开灯或是反复开门等。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很有可能会在公共场合下发脾气,这时你可以采用一些别的办法。孩子发脾气的主要原因是生气和受挫。如果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办法行事,或者体力及协调能力不好,实现不了自已的想法,那么孩子和大人们一样,也需要发泄—下。可以用下列的方法帮助孩子: 

口如果孩子在公开场合发脾气,不要慌乱,心平气和地把孩子带到一个较安静的房间里,带到商店的外面、街上或车里,从宾馆的大厅带到厕所里等人少的地方,再安慰孩子。 
  口等孩子发完脾气、恢复正常后,一定要表扬孩子,向孩子祝贺。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孩子发展中的必然过程。 
  口让孩子到户外参加一些活动性比较强的游戏,可以消除孩子的愤怒和攻击性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自行车、溜冰鞋、滑板车等都是最好的玩具,因为剧烈的活动可以改变反抗性的行为。 
  口如果孩子发泄愤怒时大喊大叫,可以插入几句话,再慢慢把声音降下来,鼓励孩子也这样做,一直达到双方耳语为止。然后都笑一笑。 
  口给孩子一张纸、蜡笔或手指画,让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口让孩子认识到他有很多的“发泄”的玩具,例如鼓,可以打出声来;木琴等乐器,可以演奏;或者喊唱进行曲。 
  口向孩子讲一下发脾气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发脾气有一定的道理,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事。发脾气可以释放怒气,也能标明出孩子的忍耐限度。孩子的愤怒说明孩子就要超出了某种极限,所以生气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口和孩子谈一谈他发脾气的原因,努力找出问题的原因。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教育孩子怎样与别人分享、忍受别人、爱别人、关怀别人和替别人考虑。如果你认为孩子生气是有道理的,你就告诉孩子你的想法,并和孩子一起分析生气的原因,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得生气不给任何人带来伤害和破坏。 
  口告诉孩子生气与暴力及破坏行为都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让孩子知道说几句气话比打人及打碎东西要好得多。 

处理屏气的常识 

孩子大了以后,可能学会生气时屏气,孩子表现出面色发紫。出现这种情况,你可以采取下列的办法: 
  ●轻轻地击打孩子的面部。 
  ●向孩子的脸上滴上几滴冷水,或者用冷毛巾给孩子敷脸。 
  ●轻轻地捏着孩子的鼻子,持续1-2秒钟。 

恐惧症

恐惧症不同于一般的害怕。如果孩子害怕蛇,孩子只是在蛇的附近时才表现出害怕,离开蛇的时候,孩子就不害怕了。但是如果孩子对蛇有恐惧症,当孩子真的看到蛇、或看到蛇的画片、想到蛇或是遇到能让人想起蛇的东西时,就会变得歇斯底里。你必须明白,虽然孩子长大一些,但是向孩子解释恐惧症并没有意义。唯一可以帮助孩子消除恐惧症的办法就是说服孩子认为害怕的东西对自己无害。你可以按照下列的办法试一试: 

口你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这样害怕是没有道理的,让孩子知道你自己并不害怕,但是采取的方法一定不要让孩子感到受到侮辱。 
  口另一个办法是让孩子认识到同龄孩子都不害怕。例如,如果狗是孩子恐惧症的原因,你可以叫一个家里有狗的朋友,带着狗到幼儿园,让孩子看到其他人都不怕狗。 
  口绝不可嘲笑孩子的胆小。不论你认为孩子的胆小是多么的没有道理,但对于孩子来说是有道理的。尽量给孩子做出合理的解释,给孩子以同情和帮助。 
  口如果恐惧症出现的比较突然,在孩子的生活中找一找有关的原因。如果与父母分离或者去幼儿园等有关,你就可以根据原因,帮助孩子迅速地度过这一难关。 
  口但是有时孩子对某些东西无法理解,感情上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你可以来用一些具体的做法,在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例如吃最喜欢吃的冰淇淋等的时候,把引起恐惧症的物体拿出来,轻轻地介绍给他。 

在孩子面前吵架

当然孩子一定会长大的,同时也了解到什么叫生活,他了解到成年人有时也会有观点不统一、生气或者吵架的时候,但是最好少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夫妻关系真的非常紧张,也不可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希望父母带着他们住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边没有争吵、没有愤怒、没有尖刻的语言。如果孩子最喜欢的人之间感情不好,孩子总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打孩子

你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是,每个父母都偶尔想使用暴力的办法对待孩子。大多数的母亲,在孩子刚刚出生后,感到疲劳不堪,深夜里在地板上不停地踱步,无计可施的时候,都曾想用各种办法止住孩子的哭声。 

月经到来之前是打孩子的最常见阶段,可以认为是一种明显的经前综合征。孩子挨打后,表现出压抑、烦躁、眼含泪水、昏睡、失去自我价值感,同时对别的孩子失去同情心和耐心。 

理想的母亲虽然在孩子生后一个月内富有爱心、关怀、同情和耐心,但很有可能在来月经前几天里变得古怪。 

大多数的母亲都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控制不住自己,什么时候想要对孩子大打出手。但是当你要脱下脚上的拖鞋打孩子时,说明你需要别人的帮助,你可以向丈夫、朋友或者是医生寻求帮助。 

如果发觉自己用很大的劲儿打孩子,给孩子留下了伤痕,不要不好意思请求医生的帮助,这时,你和孩子都需要医生的帮助。在丈夫打孩子时,你也不要站在一旁,努力说服丈夫理解打孩子没有道理。如果丈夫对你不加理睬,一定要求得别人的帮助,可以与医生、警察或者当地卫生管理部门联系。如果你认为别人打了孩子,也一定要加以干涉。如果你亲眼所见,而有关部门不理睬,你一定要坚持找他们。

婴儿健康
婴儿营养
婴儿教育
婴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