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向孩子学习的理由

向孩子学习的理由

来源:育教家    阅读: 1.4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与许多读者一样,笔者对于热点图书在给予相当关注的同时,心理上总会保持一定距离的逆向审视。所以,当朋友热忱推荐莲子和女儿王沁彦合著的《英格兰:16岁的天空》(香港获益,2002)的时候,脑海里便有了一些先入为主的猜度,以为不过是所谓成材之路、留学生活、少年精英之类的套路而已。

向孩子学习的理由

开卷之下才知道,这本书确是不同。不同于一般的少年英才心路历程的流水账,更不同于越俎代庖式的经验推广和各类挂着素质教育招牌装腔作势的训示指导,它其实是一个初长成并正成长着的女孩儿与母亲的激情而理性的对话。

也许是作家母亲遗传因子的作用,女儿自小便喜欢用画图或写字条的方式表达情感和与父母交流。所以收在这本书里的作品除了一部分是母亲历年来关于女儿成长的写实记录以外,多为女儿写给父母的书信、电子邮件以及相关习作。当我们看到16岁的女儿从英格兰发回的家信中关于女生宿舍的看门狗Charlie的那段感情丰富的独白的时候,当我们读到“我真是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幸福,全世界的动物都开心”的祈愿的时候,会自然而然联想起母亲在《童心与生命》一篇中关于扑捉和放飞小麻雀的情景描述。没错,爱心和同情心是要自小培养的,而成人对生命的某些感悟又往往是从孩子身上获得的。

这本书感人至深和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母女俩战胜自己的心理冲突的过程:一开始母亲意识到“女儿真是长大了”,但又“担心她不知想些什么”,而女儿则一方面仍然最不愿意母亲出差,一方面又呐喊“给我一片自己的天空”;后来,女儿慢慢适应并喜欢上了英国的校园生活,但又想回家了,又“怀念过去的‘笼子’”了,母亲则进而帮助女儿“找到生命中最坚实的同盟——自信”……其中既有母亲面对女儿成长的不知所措,甚至不惜侵犯隐私偷看女儿日记的尴尬,也有女儿一而再的言辞激烈的抗争;既有女儿关于“单纯真实”和“复杂虚伪”的烦恼困惑,也有母亲关于平等、信任、尊重的反思和理解。这就使得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一种诚实率真的心迹袒露,更成为两代人心灵沟通的跌宕起伏的交响。

笔者为母亲的爱子之心、舐犊之情以及实话实说的坦诚而感动,更为女儿真挚、勇敢以及开放的人生态度所征服,并因此联想起我国家庭教育专家提出的“向孩子学习”的理念,不由油然信之。且看16岁的小作者如何看待中国和英国:“虽然中国才是我的家,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地方,可是我想我对英国已经产生感情了……我喜欢这里的教育制度,喜欢这里人们的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喜欢这里人与人之间轻松愉快的相处方式”;再看她如何对待输赢:“虽然今天的比赛,中国0∶4输给了巴西,可我还是比较满意。……中国小子们在强大的巴西队面前,没有胆怯,他们为光荣和尊严而战……由此我深深感悟:当人们努力去做一件事情,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尽心尽力了,就已经足以令人佩服,令人感动”;再看她如何思考男女交往:“连政治课本都说,人应该有自己的朋友,无论男女”,“难道男女同学之间就没有友谊吗?”“结婚生小孩就是恋爱的结果吗?”;再看她如何谈论衣着:“只要有自信,再单调的衣服也顿时增色不少”;还有关于中国人在外国读书的优劣势,关于中外老师的比较,关于明星崇拜,关于流行音乐,关于“不准无缘无故训人”等等等等的畅所欲言,其中有些识见和理解即便是已为人父母者也未必能够达到,有些胸怀襟抱相信许多成人都会感到自愧不如。

我想,这些都足以成为我们喜欢这本书的理由,也足以成为我们向孩子学习的理由。

《英格兰:十六岁的天空》大陆版:《隔洋对话:母女两地书》即将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增订出版。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