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爱护,不必过度

爱护,不必过度

来源:育教家    阅读: 1.2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爱护,不必过度


当两个独生子女孕育了新一代独生子女时,6个人的爱集中到了一个孩子身上,这些爱是否都是适当的呢?从我和女儿QQ共同成长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体会到爱护应适当,不必过度。

穿衣保暖,不必过度

爱护,不必过度

天气稍一凉,就看到很多妈妈给孩子穿上了很厚的棉衣,担心他着凉。经常看到穿着单衣的妈妈,抱着一个穿棉衣的孩子。其实这样反而容易引起孩子出汗后受风生病。其实孩子比我们想像的热量大得多。小婴儿躺在床上时会手舞足蹈,大一点的更是满地摸爬滚打,一刻都不闲着,运动中的孩子怎么会怕冷?此外,当我们抱着孩子时,会把大人的体温传达给孩子,他们也不会太冷。女儿QQ自出生起,在穿衣上,我的经验是,根据天气给她增减衣服,无论室内外,跟大人穿得相似。如果她不停地运动,则比大人穿得略少;如果她安静地呆着,则比大人穿得略多。一味担心孩子着凉捂得太厚,更易生病。

饮食精细,不必过度

孩子没长牙齿时,要吃泥糊状的食品,这样便于肠胃消化。但有的妈妈在孩子已经长出3、4颗甚至更多牙齿之后,还只让孩子吃泥糊状食品,就未免有些过于精细了。我的体会是,让孩子适时品尝有些硬度的食物,会锻炼他们牙齿的咀嚼力。女儿QQ长牙比较晚,8个月时长出上面两颗牙,10个月时下面两颗牙只是牙床变硬尚未萌发。这时我制作软硬适当的东西,如饼干、小包子、馒头、土豆条、萝卜条、苹果等。在我们的引导下,女儿的咀嚼能力、手和嘴巴配合发展得都很好。

安全保护,不必过度

当两个孩子在一起时,如果一个孩子“抓”了另一个孩子,你的反应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常会听到“不许打妹妹!”“你怎么这么坏,打弟弟呢!”“哦,妹妹还欺负哥哥呢!”被“打”孩子的家长往往会心疼自家的孩子,“打”人的孩子家长往往也会借机“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给1岁左右的小宝贝贴上“打”的标签并不合适,他们或许只是用挥手向对方表示自己友好,但无法控制力度。即便如此,被打一方的孩子也不会受到太大伤害,在孩子“打闹”的问题上,我和周围几个妈妈往往是“坐山观虎斗”,让他们在打闹中学会交往。

出行舒适,不必过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甚至在一些大城市,有些人持“没有车怎么能生孩子”的观念,先买车后怀孕,为孩子打造良好的出行环境。曾经我也羡慕那些有车的家庭,以为这样可以让孩子的出行更加舒适,带孩子去更多地方开阔眼界。但是当我约几位有车族父母周末一起出游时,却发现汽车反而成为了出行的障碍,因为孩子从一出生就依靠私家车出行,当无法开车时,便无法成行。“周末老公加班,没人开车带我们去。”“打车?不行,东西太多了,不方便!”于是我发现,当我和妈妈带着女儿QQ乘坐四通八达的公交车几乎逛遍了这座城市的公园时,有车家庭的孩子们却还是停留于在小区花园里散散步。家长们有没有想过过度依赖私家车,反而会限制孩子的出行呢?

孩子当然需要来自父母无私、全面的爱,但我们给他的爱护应是适当的,过度的爱护会阻碍他的成长。因此,爱护,不必过度。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