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孩子看见未来,有多重要?

孩子看见未来,有多重要?

来源:育教家    阅读: 1.0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久未见面的Z姐发来短信:“闺女眨眼就高考了,我比她还提心掉胆。她模考成绩忽高忽低,跟过山车一样。你不是在教育行业吗,咱见面聊聊?”

Z姐心直口快,当年人称“辣椒姐”,以做事情麻利爽快而著称。

我记得有次去她家附近的公园玩,正巧碰到她和女儿乐乐。

乐乐当时还在上小学,一直围着我玩,还开心地背了几首儿歌。

她热情地喊我“姐姐好”,我笑着回答“辈分错啦,我喊你妈妈姐啊。”

她眼里充满神采,还提醒我观察公园里不常遇见的小鸟,和一种不知道名字的树。

那时我还没用智能手机上网,也没帮她找到自然馈赠礼物的名字,到底是什么。

不久我就去了南方城市,一呆多年。

眨眼快十年了,我也从青涩毕业生变成了六岁女孩的妈妈。

当我回到这座海风吹拂的城市工作,和很多朋友也联系上了,Z姐就是其中之一。

孩子看见未来,有多重要?

那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乐乐,应该是美少女了吧?

Z姐很少发朋友圈,所以我没有见过乐乐现在的样子。

她还记得陪她玩泥土游戏的我吗?

我看到Z姐短信的一刻,充满了想象。

高考前一周的周末,我们约在一间咖啡馆见面。

我穿了身轻松的运动装,心想乐乐要是还喊“姐姐”,我一定得偷乐。

Z姐还是如当年般热情,一下搂住我肩膀“快和孩子聊聊,就等着你哪。”

面前女孩低着头,鼻梁上架着厚厚的镜架,抬起眼睛,无神地喊了声“老师好”,就把头垂下了。

我有点回不过来神,直到Z姐把我拉回现实:“乐乐,这是和你玩耍过的老师呀。”

乐乐弓着腰,手撑在额头上,没精打采地回答:“晚上还上自习,有什么快聊聊吧。”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很陌生。

我深呼吸了一口气:“你每逢大考就有点紧张,是吗?”

乐乐沉思了一下:“老师说我这个成绩考名校是没望了,只能往省级重点大学努力了。我妈天天盯着,一有风吹草动比我还紧张。”

Z姐在旁边坐不住了:“不盯紧点,咱这成绩能往上走吗?不考上好大学,你又没啥特长,以后怎么发展呢?”

沉默的瞬间,我眼前仿佛流淌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在这幅画里,乐乐一天天成长,从天真无忧的小学生,到带上眼镜架,扑面而来的是课业繁重的初高中。

深受升学指标压力的老师,和忧虑重重的家长,是她每天打交道的主旋律。

她曾是很有好奇心的孩子,拉着我看地上的繁花和不知名的树木。

在日复一日的作业、周而复始的辅导班、从不止息的试题训练中,她似乎变得麻木了,成了小机器人。

即使假设她读到名校呢?

我接触的很多名校的孩子,带着父母的意志、前途的保障来选择某个专业,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迷茫痛苦。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高中孩子,都和乐乐一样消极困顿;也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迷失在校园的松散气氛中。

即使课业繁重,一些高中生还是会找到属于他的乐趣,对自然或者人文科学感兴趣,并在网络和现实环境中进行尝试;

还有的高中生,怀着对某个学科深厚的喜爱,致力继续研读,比如数学和物理;

有的大学生,积极地关注社会环境与变化,并没有一味放纵只沉迷网游;

也有的大学生,不断地去突破舒适区,寻找适合他学习的资讯与实践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教育占了很大作用。

如果老师不再学习,没有以发展眼光来看待孩子和世界变化,对孩子是有负面影响的。

而如果家长能够有足够的定力,来了解孩子,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即使老师思维狭隘,孩子也会慢慢开启内在节奏。

如果老师和家长联手停留在固化的思路,还狭义地定义,容易让孩子影响对自己的判断,甚至出现极端心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和乐乐闲聊到大学生活,和未来对于人的需求,绝不仅仅只看待学校,更多的是综合能力,比如沟通力和思辨能力。

乐乐眼里开始闪亮:“我老师的暗示是比较负面的,她强调我连普通的好学校都不一定能进去。

我妈比麻辣烫还麻辣的语言,让我感觉真对不起她,很愧疚。其实我们小区的各种活动,我经常组织。还带着社区小孩去电视台排练呢。”

我被她激发了:“好好学习没有错,而且你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主动的精神是非常宝贵的。合作共享的时代,你一定能发挥出来长处。”

Z姐眼一瞪说:“别净夸,小心她眼睛长到天上不知道是谁。”

让Z姐始料未及的是,我和乐乐同时反驳:“您放心吧。”

乐乐扶了扶镜架:“妈,您少打击我两句。听老师一讲,心理包袱放下多啦。姐姐,我要走啦,现在不怯了。”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Z姐这十年的生活图景。

每天看似充实,下班看剧,上班抽空唠嗑,周末像打仗一样接送辅导班。

成人的思维定式已累积多年,一旦看不到环境的变化,还在抱持固有观念,比如一心只求苦读、不关注新鲜事情、考上好大学就有好前途。

Z姐说过,她的世界,除了孩子、工作,就是电视剧和淘宝。

看剧和淘宝令人放松没问题,但她没有意识去读书、参加一些学习兴趣组,来拓宽看待事情的角度,这就是她忽略的了。

如果我没有和乐乐聊天,也许她还是那个如履薄冰的少女,而又有多少个乐乐,在多少个Z姐的期待下,背着众望去迎战考试呢?

孩子看见未来,有多重要? 第2张

多少个Z姐,在40岁左右彻底放弃了真正的学习,而把压力捆绑在孩子身上呢?

国内新闻每一年都有因高考成绩跳楼的孩子,是大环境的哪一环节出了问题?

成绩或许只是压垮孩子的一根稻草,是多年来家长以成绩来判断,导致孩子认知扭曲,一旦失利就否定了存在意义。

即使高考制度、教育方式、社会环境还难有大的变革,家长能做到的,是先去拓展自己的视野,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尊重生命,积极思考,带来良性的启发。

孩子学会放下唯一以成绩评价价值的包袱,才不会因为一次失利就选择放弃生命。

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不学习了,而是他懂得更有审视和思考地去学,去了解自己和社会,去打开通向未来的一扇窗口,而不是停留在成绩的死胡同里看不见未来。

幼儿健康
幼儿营养
幼儿教育
幼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