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孩子最怕的两个字,大多数中国父母天天都在说!

孩子最怕的两个字,大多数中国父母天天都在说!

来源:育教家    阅读: 9.1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听话,在中国式育儿中,是用得最多的一个词语了。一个孩子在哭,拽着妈妈的手,要超市货架上的玩具,妈妈讲道理无果,很生气地说:“你到底听不听话?”

周末的下午,爸爸说要带孩子去游泳,一起锻炼身体,可孩子却想和小朋友一起去游乐场玩。爸爸试图说服孩子,可孩子还是坚持要和小朋友一起玩。爸爸很恼火:“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孩子的钢琴学得非常快,考试成绩也提高得很快,爷爷知道了这个好消息,表扬孩子:“真乖!真听话!”

……

“听话”二字,几乎能被我们大人运用到各种育儿场景中。似乎,孩子只要表现好,让大人满意,就能用听话来表扬;否则,就是不听话。也因此,听话成了语义最广,也最为模糊的育儿词语之一。从这点上看,可以和听话相媲美的还有“乖”、“懂事”。

想想,汉语词汇那么丰富,可为什么被我们用来形容孩子的行为的词却如此匮乏?因为我们大人在育儿上太过界限不清。

原本孩子努力的初衷有很多种,或许是因为喜欢,或许是因为好奇。原本孩子叛逆的初衷也有很多种,或许是因为不舒服,或者是因为他们长大了。总之,孩子的行为举动多半有他们自己的理由,然而家长们却仅仅用一个“听话”二字,把原本属于孩子的事都给“拿”了过来。

听话,听谁的话?听父母的话,顺从父母的意愿。于是孩子的生活内容,就被全盘纳入了父母的意志领地。好像孩子们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自己而活,不过是为了满足父母而存在着。

若孩子能够表达,他们一定会说,“听话”是这世上最可怕的两个字。

要孩子听话的界限的问题。她说,听话要分两种:一种是纪律,是基本的行为规范。这种“听话”对孩子的确是必须的。孩子一定要有纪律才会学习,没有纪律的孩子不能教。

另外一种是,你要听我的,我叫你怎么样做你要怎么做,那种做法就不合理了,却非常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式育儿当中。如果父母总是这样要求孩子听话,那么孩子的自我成长是受到压制的。他可能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变得胆小,也可能变得叛逆,更加不听话。

这么做还可能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让孩子失去创造力。比如,妈妈看到3岁的孩子随意涂鸦,就说他画得不像,偏要他听她的话,画出具体的形状来。我们知道,这个时候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丰富到无法用具体形状来表达,所以要求孩子这样的听话,只会限制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所以,老师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要求孩子跟我们一模一样,而是要给他超越的空间。她举了乔治·巴顿的例子。

乔治·巴顿是二战时有名的美国将军。他的脾气非常坏,可是他的军团却没有因此反感这位将军,反而能够很出色地执行他的命令,出色地完成作战。

二次大战结束以后,有记者去访问他,问他,你脾气这么坏,为什么士兵还对你这么好。

他说,因为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很大的才能,每个人都比我强,所以我每次下达任务,我并没有教他们怎么做,或者要他们照我的话去做,而是跟他们说,“你们去做,让我惊喜。”所以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个作战方案,然后我再在里面挑一个比较好的方案,这就是我的团队最成功的地方。

在育儿上也一样,把我们的控制欲消除掉,孩子才能给你惊喜。换句话说,如果想要孩子成功,那么请给他不听话的空间。

孩子最怕的两个字,大多数中国父母天天都在说!

如果想要孩子成功,那么请给他不听话的空间。

一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说孩子越大越不听话,问我要怎么管。

他说,应孩子(5岁)要求,给他报了钢琴课。可回家练琴的时候,孩子却要耍小聪明,不按照老师教的弹,要自己瞎弹。他跟孩子说,要认真对待钢琴,可孩子不听,继续瞎弹。他生气了,打了孩子的手,说,如果不认真弹,就把钢琴课取消了。没想到,这话没吓唬到孩子,孩子反而赌气说,取消就取消,不学就不学。

我跟他说,想要孩子“听话”,一般有3个条件:

一是,你有没有先听孩子的话。

如果没有,那么你们的亲子关系就堪忧了,孩子很可能不听你的。我建议朋友先“听孩子的话”,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弹,是不是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如果孩子觉得这样好玩,那就让他玩一会儿,玩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板着脸孔监督孩子弹钢琴,估计他很快就会兴趣全无。不如先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弹3分钟,之后再让他认真按照老师教的弹。

二是,你说的话是否正确,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其实就是前面说到的育儿界限的问题。孩子的问题是不是成长问题,还是原则问题,你是不是必须要管,是不是如果不按照你说的做,孩子就变坏了,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如果不是你不管天就塌了,那么我建议你先等等。比如孩子没有按照计划的步骤练琴,这只是一个小偏差,有什么关系呢?他的好奇心,他在探索中的那份快乐体验才更宝贵。

三是,你说的话,孩子能否听得懂。

这是语言表达的问题。我们需要用孩子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跟他立规矩。比如,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去“教训”孩子,更不要动不动就以“你怎么这样那样”的句式评判孩子。而是用一颗平等的心去靠近孩子,以及多用“我想/我希望……”去引导和鼓励孩子。

很多时候,是我们太过焦虑,只是单方面地想要孩子听我们的话,却不愿意蹲下来听听孩子怎么说。——我们忽略了,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当我们拓宽了自己的界限,孩子也就有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自然也就不需要叛逆了。

这个时候,孩子会愿意听我们的话,他们也喜欢这种合作共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