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父母和孩子怎么学会积极改变自己

父母和孩子怎么学会积极改变自己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0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走向自律,父母和孩子要避免这10个思维误区。攻击想要帮助我们改变的人,驳斥他们的想法,毕竟,这样比努力解决问题更容易。

父母和孩子怎么学会积极改变自己

借口是事后的解释,阻碍了人们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而错误的思维,则是在事发之前,就扼杀了持久改变的可能性。

如果说借口是对“不够努力”的辩解,那么错误的思维,就是对“不作为”的辩解,让人放弃本来可以达成的目标。

所以,思维误区才是积极改变和自我成长的最大障碍。要想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获得积极、持久的改变,更好地成长,就要避免这些思维误区。

孩子要避免的2个思维误区

思维误区1:比较——“至少我比XXX强”

比较会带来动力,大概是最普遍的思维误区。“你看人家XXX,门门功课第一,从来不让爸妈操心”“看人家XXX多懂事,回家帮着做家务”“人家XXX,每天练琴,现在都五级了”…很多人会和孩子这样说,希望孩子能够“知耻而后勇”,从此有了学习的榜样、向上的动力。

然而事实上,这时孩子的内心戏往往是:“至少我比小新强啊,他作业总是做错,成绩从来不如我…”

“比较”是根据内心的需要,有选择地采取的衡量方式。

每个人大脑里都有一套评估系统,尽量维护着心理平衡。比如,人都有对财富的渴望,看别人有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以及“买买买”的财务自由,会产生心理失衡,这会促使大脑启动快速、粗略的评估机制。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并且努力一下之后可以拥有这些,那么这会成为一种动力,或者至少种下一颗种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或者付出大量努力也未必有这样的回报,那么就会采取其它衡量方式来让自己重新平衡,比如,我有更轻松的工作、大把的自由时间,或者至少我比谁谁更好…

所以,“比较”能否转化成动力,取决于是否有这个内心需要,并且认为自己有实现的能力。如果孩子没有内在动力,而且比较的目标不在孩子自我认知的能力范围内,那么“比较”只能使孩子采取“至少我比XXX强”来维持心理平衡。

“至少我比XXX强”虽然能够维持心理平衡,但会带来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产生”有人比我更需要改变的错觉“,诱使我们给自己豁免权。这会扼杀改变的动机,或者阻碍为改变付出努力。

我们出于自己心理需要,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会让孩子进入“至少我比XXX强”这样的思维误区。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拿“别人家孩子”来横向比较,引导孩子进行“比过去的自己更好”这样纵向比较。

思维误区2: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这是个特殊的时刻

重要的节日里放松一下,理所当然。但是,这也会催生一些问题,每次日历给我们提供一个更有诱惑力的替代选择,就放纵自己,放弃正确的选择。

很多人被这种感觉所诱惑,不自觉地寻找甚至创造这样的“日子”,春节、劳动节、中秋节、端午节、生日该休息和放松一下吧,那么清明节、植树节、青年节…还有搬家纪念日、各种周年纪念日、发工资的日子,甚至阿猫阿狗成为家庭成员的日子,也是有意义的日子呀!

减肥的人也容易被这种特殊的日子,或者特殊的时刻所诱惑,节日里要不要改善一下?朋友们聚餐,这样的时刻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把酒言欢?今天爸妈难得露一手,做了一个红烧肉,不多吃点能行吗?

同样,孩子也容易陷入同样的误区。节日自不必说,亲戚来做客,可以放松一下?同学来家里,多玩一会儿游戏吧?

于是孩子很有可能一看到家里来人了,就如何得到特赦一般。他们还会创造一些机会,比如几个小朋友今天去你家,明天去他家,这样就不用遵循少玩游戏的禁令了…

特殊的日子、特殊的时刻,往往会成为错误行为的借口,寄望于到了明天一切可以回归正常,到时候还是那个能够自律的自己,是不现实的——成功的改变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

父母要避免的8个思维误区

很多人对自己的孩子“恨铁不成钢”,认为自己做了足够的努力,是孩子不够好,所以要改变孩子。其实,环境塑造人,而父母是这个环境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主要是我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成为现在的样子。如果希望孩子有积极、持久的改变,也需要做出必要的改变,而不是只想着去改变孩子。

思维误区1:我有自知之明,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

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然后,人们在自我评价时,实际的倾向是:成功归因于自己,失败归咎于环境和他人。

全球最具影响理的商界思想家马歇尔.古德史密斯博士,曾组织8万名专业人员给自己的表现打分。通过统计打分结果发现:70%认为自己排名10%;82%认为自己在前20%;98.5%认为自己属于前50%。——人总是倾向于给自己的努力和表现,不切实际地给出更高评价。

这种倾向导致了客观性的缺失,我们认为自己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是孩子辜负了我们的付出,或者是环境、他人让我的努力付诸东流。

可以这样说,这种客观性的缺失,是导致我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诸多抱怨、愤怒的来源。

思维误区2:所有努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一些父母意识到要想孩子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但是,他们追求改变是为了得到想要的回报,比如自己说过什么或者做过什么,就希望孩子一定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辅导几天孩子学习,就希望孩子不但要有更好的成绩,还要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自己改变了说话的方式,就希望孩子感恩戴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勇于尝试、持续地努力,才能增加成功的可能。如果回报是唯一的动机,那么你的改变也是暂时的,迟早会因为一点挫折,或者遇到一段停滞期,就感到希望破灭,然后重回老路。

其实,努力改变,让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思维误区3:如果孩子知道,他就应该做到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学习的重要。只要让孩子知道学习了的重要,他就能好好学习。

“知道就能做到”,这样的思维误区诱发了概念的混淆。其实很多孩子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超我”知道该做什么,但是“本我”做不到,这不是孩子才有的特征,每个人都一样,理想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总是有很大的差距。

为什么讲道理、唠叨没有用?因为孩子早已知道,你却不去教会他如何“做到”,还在那里怨恨为什么自己苦口婆心却得不到回报。

思维误区4:只要意志力强,就不会向诱惑投降

我们高估了意志力的力量,这导致意志力经常成为背锅侠:孩子没有按时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不专注,总分心走神…意志力不强?

还有很多家长,认为意志力是决定孩子将来的关键,于是通过人为制造“延迟满足”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事实上,更多的情况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地低估了环境中让孩子误入歧途的诱因,这些诱因快速地消耗了意志力。

抵御诱惑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诱惑,而不是总想仰仗意志力去对抗诱惑。如果孩子回到家总因为看电视影响了本该完成的作业,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收起遥控器、拔掉电源;如果孩子学习的时候不专注,总被谈话声影响,那么最好的办法是营造学习的氛围,而不是要求孩子不要被这些声音影响…

教会孩子识别环境中的诱惑,有策略地应对,才能有效地使用意志力。

思维误区5:简单的任务,不需要规划和帮助

我们总是轻视简单的事,认为孩子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做到。因为这种轻视,我们只提要求,却不愿去提供指导,甚至根本知道的如何指导。

做一件事情简单,但是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并不简单。

比如按时写作业这件事,你可以认为订个闹钟就解决啦,多简单!可是实际执行的时候,要学会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回家晚了怎么办,别人约你去玩怎么办,累了怎么办,有个新玩具想多玩一会儿怎么办,有个动画片想看怎么办,想着今天作业很多感到很焦虑怎么办,今天听课有地方没懂怎么办,突然想到一个游戏的玩法怎么办…

生活中总是会有各种事件闯进来,让孩子分心,改变事先安排好的优先顺序,考验专注和坚持程度。这些各种情况,需要我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才能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应对。

思维误区6:一次顿悟将会瞬间改变孩子

相当多数量的家长,希望通过“打鸡血”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能够有大的改变。毕竟,群情激昂的现场,孩子也在热血沸腾、痛哭流涕、信誓旦旦啊。

然而,所有立竿见影的经验,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催生改变,但不会带来任何有意义或持久的改变。因为这个过程形成的基础是愿望、冲动,而不是策略和规划。

激情容易被点燃,但是激情也会消退。维持炉火熊熊燃烧的,不是最初的那根火柴。

思维误区7:解决这个问题,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这是对未来挑战的根本性误解。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如果不能持续跟进,积极改变就无法延续。

一些家长说,只要孩子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不用我再管,我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实际上会发现,我们总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我们督促孩子写作业,孩子能够按时坐在那里了,又会出现容易走神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孩子听课方式有问题,解决听课效果,就要涉及预习、听课、复习等学习方法的问题…

虽然总会有新问题,但是值得高兴的事,新的问题已经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我们在解决问题中与孩子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误区8:我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改变孩子

我们习惯性地低估做好一件事所需要的时间,并且相信时间是充裕,足以让我们最终完成想要的目标。

正是这样相信时间可以无限宽容的信念,让本该早点开始的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这些事情,被各种拖延。

我们总是在回首时,才惊觉时光流逝如此之快,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