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你爱威胁孩子吗?对不“听话”的孩子,聪明父母有更好应对方法

你爱威胁孩子吗?对不“听话”的孩子,聪明父母有更好应对方法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3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被孩子气得发毛,忍不住威胁孩子的时候?我相信,这样大大小小的威胁,多多少少每天都会上演。问题是这样做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

"把棍子放下!我数到三,你再不放下,今天晚上别想吃饭了!"

“快去睡觉了,再看电视的话,我就把电视给扔了!”

“停!你再不停下的话,我让你有好果子吃!”

“不许哭!再哭的话一个星期都不准出去玩!”

“你要是不好好收拾你的玩具,我从今以后都不给你买玩具了!”

“你不把饭吃完的话,我就不喜欢(爱)你了!”

"你再乱跑,警察要来抓你了!"

你爱威胁孩子吗?对不“听话”的孩子,聪明父母有更好应对方法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被孩子气得发毛,忍不住威胁孩子的时候?我相信,这样大大小小的威胁,多多少少每天都会上演。

问题是这样做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分两种情况看看。

对于有屈服倾向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还真的会奏效,一威胁孩子,他们就立马中计了,乖乖就犯。有的父母对这招屡试不爽,用上了瘾。

但经常对孩子使用威胁是会降低孩子的自尊自信和妨碍独立人格的形成的,到头来养成了唯命是从的性格。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最好结果。

还有的父母,自己情绪管理不好,一看到孩子不按照自己说的做,就大声对孩子发号施令,不允许自己的权威被挑战,无意识地在孩子身上发泄情绪,寻求“赢”的快感。其实,即使我们赢了孩子又怎样呢?

如果一个孩子TA所做的事,不是为了服从父母,就是为了讨父母开心,那TA的人生是多么悲哀,永远也无法活出自己,内心里可能还藏着恨、矛盾和迷茫。

还有一种天生就有反抗精神的孩子,威胁就更不是好的策略了。这类孩子面对威胁会越挫越勇,你越是威胁TA,TA就越想挑战你的底线,死磕到底。

举个例子。虎妈蔡美儿曾经在接受NPR采访时描述过一段她教育小女儿Lulu的故事,某天她尝试教3岁的Lulu练琴,女儿不愿意按她说的做,一边发火一边重重地乱敲打琴键,蔡美儿为了让女儿听话,威胁她说:“你看外面下着雪多么冷,你要是再乱叫,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就把你丢到外面去!” 通常这种威胁对她的大女儿都挺有用的,但对Lulu呢?3岁的她看了妈妈一眼,自己打开门走到了外面(没穿外套)。

看到女儿这一叛逆的举动,蔡美儿慌了,完全没料到Lulu根本不怕她的威胁。很快轮到她求女儿进来了,可是Lulu不屑地摇摇头,表示就不进来。最后蔡美儿不得不用热巧克力和蛋糕来讨好女儿,恳求她进来......

对于不那么容易被威胁震慑到的孩子,威胁的结果往往是,父母自己给自己打脸——由于父母根本做不到他们口中所说的威胁,最后孩子占了上风,父母不得不尴尬退让。这样食言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越来越不把父母的威胁放在眼里,行为上也会越来越叛逆,父母想管教也是一次比一次难。

无论是对有屈服倾向的孩子,还是对有反抗精神的孩子来说,空洞的威胁都没有好处,还会破坏亲子关系,让孩子心灵上与我们疏远,对我们失去信任。而信任却是一切良性亲子互动的基础。

你爱威胁孩子吗?对不“听话”的孩子,聪明父母有更好应对方法 第2张

聪明的父母可以怎么做呢?

1. 耐心解释。

给出解释永远是第一步,耐心地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求TA这么做或不这么做,让孩子感觉到你给出的不是自私粗暴的命令,而是有道德和逻辑支撑的行为准则。

要孩子收玩具,因为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下次很难找到,别人不小心踩到了会受伤。

要孩子不要打人,是因为这样会伤害到别人,也可能由于别人的反击而伤害到自己。

让孩子成为一个听话的人,并不是我们养育的目标。把理由解释给孩子听,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做对的事情比听话更重要,正是我们一遍一遍的解释帮助孩子建立起了是非判断体系,形成TA自己的道德观和是非判断,从而从内心自发做出符合道德和社会规范的行为。

悠悠妈曾写过纪律和规则的区别,其实纪律就是被动的听话,即使大人是错的也要无条件遵守,这里面并没有涉及孩子自己的道德判断;而规则是主动的去遵守,因为相信是对的事情,所以愿意去做到。

2. 给予孩子明确期待和后果,并说到做到

在原则性问题上,从一开始就说清楚后果。比如开车要坐安全座椅。告诉孩子如果想坐车出行,就一定要坐安全座椅,这事关生命安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孩子如果不坐,那我们就在车里等着,甚至可以拿出一本书装模作样的看起来,以此传递信息:你什么时候坐好安全座椅,我什么时候才开车。

去餐馆吃饭之前就可以告诉孩子,不要在餐馆内大吵大闹到处跑动,这样会打扰到别人,也可能会撞翻服务员手上端的盘子引来危险,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只好离开餐馆。到了餐馆,如果孩子真的不听劝,那我们也必须说到做到离开餐馆。

有人问,这不算威胁孩子吗?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威胁,但这个威胁是在合理可操作范围内的,可算作自然结果——离开餐馆是为了保护孩子安全(以免撞翻盘子),也是从道德方面考虑为了不妨碍其他客人用餐。孩子必须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所以父母设定合理的后果来管教孩子的行为是有必要的。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做不到带孩子离开餐馆,那就不要用这条来威胁孩子。说到做到很重要,前面说了,食言的话以后只会越来越难。

3. 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TA"我爱你"

这招是我自己发明的啊,但是每次用都很有效。其实,我们想要孩子做什么,他们不配合是常事,要真的什么都配合那才是不正常了。

就连洗手这种小事悠悠都经常不配合,一回家就想拿东西吃,被我要求先去洗手,死活不愿意,还气得跺脚,哭了起来。啧啧,不就是晚一分钟吃吗?哎,孩子眼里芝麻点小事也是天大的事,妈妈拦着她吃东西就是在拒绝她当下的需求啊!

二话不说,我蹲下来抱住悠悠,把她的头放在我的肩膀上,轻抚着她的头说:“宝贝,妈妈爱你。” 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再继续:“我知道你肚子饿了,想吃东西。不过要先洗手你是知道的,半分钟就洗完了,快点和妈妈一起洗吧。”

由于小孩子很容易把大人的拒绝与不爱联系在一起,所以,通常我在对悠悠说不或者不能满足她要求的时候,都会先告诉她“妈妈爱你”,这是在第一时间让孩子知道,虽然妈妈拒绝了你的请求,但是我对你的爱是一直都不变的,然后再解释拒绝的原因。通常孩子在得到拥抱和听到“妈妈爱你”后,情绪已经能平复很多。

4. 保持淡定和积极的态度

无论什么时候,保持淡定和积极的态度都比发脾气有效。我为什么现在很少对悠悠发脾气了呢?因为我发现发脾气对孩子大吼大叫根本不管用,我一吼,孩子哭得更大声,更不配合我了。看到孩子那张受到惊吓的脸,事后总是后悔自责不已。

而当我转换策略改用淡定和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问题,发现很有成效后,现在的我是越来越少发脾气了。

悠悠不想刷牙的时候,我就用迂回战术。手里拿着牙刷,也不急着逼她刷牙,先表扬一番她今天的表现:

“宝贝,你今天和朋友玩的时候,主动把玩具让给朋友玩,好棒啊,都懂得分享了!”

“你今天还照顾了你的娃娃,把娃娃推出去散步又给她喂了奶喝,你真是长大了啊!都会照顾小baby了!”

被我这么一夸,悠悠已经是心花怒放,眉开眼笑,嘴里不停地说:“Ja,我长大了!我是大姐姐了!” 我马上顺势说:“大姐姐们每天都是主动刷牙的,你这么棒,是不是也主动刷牙呀?” 她中了我的计,马上点头张开嘴让我给她刷牙啦。

孩子都有向善向好的本性,如果我们多肯定和表扬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他们就会做出更多正面的行为。没有哪个孩子会天生想做坏孩子,非要说有的话,那一定是被大人的引导不当逼出来的。

5. 大方承认自己的错误

很多父母羞于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觉得丢面子,或者有失权威。其实,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并不会因为承认错误而受损。相反,我们对待错误的诚实态度和勇气,正是向孩子正确示范了面对错误时应有的姿态。

如果我们许下了一个不能实现的威胁,不要为了面子死撑下去。“如果你再哭,明天就不准和朋友出去玩了!” 而事实上你已经和朋友约好了明天必须赴约,你可以坦诚地对孩子说:“我刚才犯了一个错误,明天我们已经和朋友约好了,不能失约。但是你再这样闹下去,后天我就不考虑带你出去玩了。”

坦白承认错误,避免威胁成为空洞的威胁。

如果有时候并没有想好怎么应对孩子的无理行为,与其拿空洞的威胁吓唬孩子,不如给自己一点缓冲时间,你可以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是不讲道理的(或不对的),我现在非常生气,但我不想在气头上管教你,我需要先静一静,想一想怎么处理这件事情。要不你也想一想该怎么办,然后我们互换想法?”

趁着冷静的这段时间,你可以更好地想想要怎么跟孩子解释原因,又或者TA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哪些合理的后果。

世上没有完美父母,所有的父母都会有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忍不住威胁孩子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发生之后,我们如何去面对。勇敢地直面自己和孩子,坦诚谈论发生的事情,千万别羞于对孩子说出你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自责也好,后悔也罢,重点是把每一次失控都当作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对你和对孩子都是。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