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摔跤吧,爸爸,你的孩子适合摔吗?

摔跤吧,爸爸,你的孩子适合摔吗?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3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最近被朋友圈刷屏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非常励志的同时也折射出集体潜意识,女性受害者特质。在讨论这部电影前有一个前提是您赞同片中的父亲,认为孩子是需要一位这样的家长才能“成才的”。

最近被朋友圈刷屏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非常励志的同时也折射出集体潜意识,女性受害者特质。在讨论这部电影前有一个前提是您赞同片中的父亲,认为孩子是需要一位这样的家长才能“成才的”。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样的家长会容易用这样的方式的。什么样的孩子会适应这样的方式?

摔跤吧,爸爸,你的孩子适合摔吗?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父母如何影响孩子,孩子都将完成他们自己的道路,即使是父母都安排好了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自主性、物质基础等客观条件具备后,走属于孩子们自己要走的道路。如果最终没有完成,始终会觉得非常遗憾,然后带着这个遗憾继续影响自己的孩子。

1

摔跤吧,爸爸,你的孩子适合摔吗? 第2张

那些在事业上不断接受挑战、克服各种困难,成功获得物质上富足的父母,例如较高的学历、企业的高管、企业家,会自然地认为自己可以做到的孩子也理所应当做到,做不到是万万不应该的。当孩子与当年的那个自己不同时,主观上首先是抗拒的,排斥的。认为数学不是很简单吗?你怎么就不会呢?体育有那么难吗?等等。通常父母会遇到要么激烈的反抗,要么消极抵抗。结果是怎样的可想而知。

2

摔跤吧,爸爸,你的孩子适合摔吗? 第3张

遭遇失败的父母,因为在自己成长中没有获得更多的支持,或者是自己主观认为没有人支持他们,没有人帮助他们,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向孩子潜移默化的传递,一切都必须靠自己,更追求事情的结果而忽视过程中的努力,更容易传递这个世界是竞争的、不安全的,因为父母自己没有得到过支持,或者说即使曾经有过支持但在主观上感觉不到,对别人的支持没有主观感受,因此也无法给予孩子支持。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无法吸收足够的心灵养分,容易产生攻击、暴躁、无助、紧张、强迫等的情绪感受,同时会对自己产生超出目前能力范围的期待,达不到期待结果又会增加自己的挫败感,如此循环。

3

摔跤吧,爸爸,你的孩子适合摔吗? 第4张

整个影片在于它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是在印度,和我社会背景不同,我们的女性地位大大的提升,但仍然我们会主观觉得自己很辛苦、会觉得还有很多选择权没有回到自己的手上,片中说“成为冠军不是男人选你,是你选男人”,这句话引起了很多共鸣。我们受男尊女卑的信念系统限制,从内心里真的和男性平等了吗?真正的男女平等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即使自己经济能力强了也不会因此看不起经济能力差的男性,这是社会分工不同,不是男性一定要挣得比女人多,而是内心真的懂得尊重女性,女性也可以从受害者的角色中走出来,不在期盼一个白马王子来救自己,而是活好自己的喜悦生命状态,这样选择权真的才会回到自己手里。试想一下向孩子传递一个男女平等的思想和传递一个男尊女悲的思想的哪一种会生活的更加幸福呢?

我们在每一个当下都不断的向孩子传递、暗示、催眠,他们是有能力让自己获得幸福的孩子,世界是安全的,还是传递世界充满危险的,必须拥有自己的掌控权。是一个内在平和淡定的孩子更有力量,还是一个充满抗争的孩子更有力量呢?

摔跤吧,爸爸,你的孩子适合摔吗? 第5张

摔跤吧,爸爸,给予了孩子很多支持和鼓励,也是非常恰到好处的。如果学习如何支持和鼓励孩子这是一部值得借鉴的影片,至于孩子做什么职业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每个孩子自己的选择。如果孩子是能够接受挑战的冠军是他的选择,这样的匹配正好合适,如果孩子是不能够接受挑战的,冠军就不是他的选择或者说摔跤冠军不是。因材施教是源自于家庭,而不是源自于学校和社会,学校和社会只是进行共性教育,个性化的教育需要家庭来完成。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