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行为心理 > 怎样让孩子更有自信?

怎样让孩子更有自信?

来源:育教家    阅读: 1.2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许多父母说自己孩子没有自信心,性格胆小不爱说话,其实这些都是在孩子小时候培养影响出来的,那么怎样让孩子更有自信心呢?

许多父母说自己孩子没有自信心,性格胆小不爱说话,其实这些都是在孩子小时候培养影响出来的,那么怎样让孩子更有自信心呢?

法国作家拉劳士福古曾说过,“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自信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失掉自信,将是人生最大的损失。

关于自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家长朋友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经常会有一些家长非常焦虑地询问:我家孩子没自信怎么办啊?关于培养孩子的自信问题,这一节我想和大家探讨的是从何时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怎样让孩子更有自信?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几岁开始

我们先来说一说自我意识的概念,它是指主体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与内心活动,并能恰当地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以及动作行为,由此形成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信心、自尊心等性格特征。由此可见,自信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从自我意识形成开始,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镜像研究发现,自我意识出现在孩子24个月以后,我国研究者认为3—4岁是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孩子主要通过自我经历、他人的评价、环境等获得自我意识。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具体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让宝宝认识个体自我与客体

让宝宝认识个体自我,包括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我是谁,我是不是受欢迎的等。客体是指可感知或者可想象的任何事物,我们要告诉宝宝哪些物品是自己的,如果别人要使用你的东西,必须经过你的允许。哪些物品是别人的,不经过别人的允许,是不能随便乱动的等。

在幼儿园小班,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往往会抱着自己喜欢的玩具,不允许别人碰,如果有人要拿,他就会大喊:“这是我的!”这是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典型表现,此时是让孩子拥有自尊自主意识,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物品,维护自己的权力,尊重别人物品的教育关键期。

如果孩子有抢别人玩具的行为时,我们先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东西,不能拿。”若孩子不把东西还给别人,我们可以拿起孩子的玩具,“如果你不把玩具还给别人,我就把你的玩具送给别人了。”通过移情的方法让孩子体会玩具被别人拿走时的感受,有助于他明白为什么不能随便拿走别人的玩具。

当孩子的东西被人抢走时,如果孩子不愿意给别人玩,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要回自己的玩具,“这是你的玩具,你不想给别人玩,你可以把他要回来”,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孩子自己的物品是不容侵犯的,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委屈自己,压抑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对自己的物品是可控的,从而萌发出一种自信。

2.通过点滴生活,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2岁以后,幼儿就开始萌发自我意识,突出的表现为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动手去做,不愿意父母干涉,否则他们就会大哭大闹。对于孩子能够做的事情,父母不能包办,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做。比如,孩子想自己吃饭时,我们要鼓励、表扬他,“宝贝真棒,可以自己吃饭了。”“宝贝,你吃得真好!”我们还可以通过给宝宝一个吻,一个拥抱的方法,让他强化这种积极的体验,这对增强他的自信是非常有帮助的。

特别提醒大家一点,在幼儿时期,要多给宝宝一些肯定,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通过镜映形成“镜像自我”的过程,即把他人当作一面镜子,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表情、评价和态度来了解和界定自己。

比如,当孩子自己将衣服穿好后,父母的微笑、拥抱,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他的这个行为是受父母欢迎的,他是被父母肯定的。相反,如果你对孩子所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的反映,或者因为其他事情使你心情不好,牵连了孩子,批评了孩子两句,那么孩子就会否定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穿衣服是不被父母喜欢的,或者自己穿得不够好等。

3.让孩子参与社交活动

3、4岁的孩子逐渐表现出对伙伴的渴望,和孩子在一起,他会感到快乐。所以,我们要交给孩子一些基本的交往方法,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同伴的赞美和夸奖有时会比父母的肯定更为重要,这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孩子的成长环境,有怎样的父母,会和怎样的人交往,都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他成长的健康环境,在自信心建立之初,就有意识地加强孩子对自信心的培养,往往会事半功倍。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