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我们这些中产阶级,对孩子的教育焦虑的根源是——要得太多

我们这些中产阶级,对孩子的教育焦虑的根源是——要得太多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4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这些中产阶级,对孩子的教育焦虑的根源是——要得太多

长假刚过完,这个“十一”我没有外出,家庭聚会不断,话题永远围绕“孩子的教育”,于是也收获了不少故事,与大家分享。

1

先说说我一个亲戚的真实故事。

孩子的父母双方在体制内,收入稳定。“学位房”这个小目标,对他们而言,用尽洪荒之力能够得到,但绝对是要扒层皮的。

他们就在体制内,孩子自然也是要受体制内教育的。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他们就计划着要买学位房。看着,纠结着,学位房的价格不断攀升,越等越无望,更买不起了。

无奈,学位房没买上,6年前,孩子就近上了一所普通小学。

应试教育的政策千变万化,这两年风向又变了,小升初,民办初中也不允许考试,全变成面试了。一下子家长们懵了。

不过,市场总有高招。

某而思、某越等课外辅导机构,应市场需求,炮制了很多的考试、排名,这些考试排名,被很多高价的私立初中所认可,只要你参加了课外辅导,有了较好的排名,就不愁私立初中不知道你。

于是,重点小学之外,他们找到了另一条路——上校外补习班。

上了两年的补习班后,孩子也比较争气,排名挤进了某教育机构的前百分之二十,今年如愿以偿地上了一个有公立背景的民办初中(名校)。

现在回想起来,原来对于学位房的各种念想各种焦虑,好像也有些多余。

虽然上“某越”补习班的价格也不菲,民办初中每年也要几万学费,但是,比起学位房的天价,一个中产家庭,也不至于觉得压力太大。

2

前两天和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聚餐,这位做生意的朋友,教育路径与上文的家庭迥然不同。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刚刚考上美国一所不错的大学,攻读化学专业;另一个在读四年级。

两个儿子上的都是双语学校。

他们从一开始给孩子设定的目标就是出国,所以,虽然购置了多套房产,却从没想过学位房的事,也从来没把购房和教育目标两件事纠缠在一起。

大儿子一路国际学校,在关键节点时,也会参加公立学校的统考,试试自己的斤两,并微调学习方向。

相识多年,我也没感觉到他们有什么纠结。

看来,你早早想好自己的教育目标——我瞄准的是出国留学,也不用纠结。

3

有家底的生意人不焦虑,真正焦虑的是谁呢?还是中产阶级。

作为中产阶级,我们什么都想要。我们既想要公立教育和名校的资源(去年广府庙会整个搬到了一个名校里,办了一个专场,羡慕吧?);又想要素质教育(像国外的孩子一样,综合素质高,体育运动好,有特长)。这下可好,素质教育的本意是减负,现在孩子的负担更重了。

买了学位房的焦虑,上了重点小学没用啊,到了小升初的时候,还是一样要参加“某而思”、“某越”的课外补习班;

没买学位房的也焦虑,怎么也得拼个不错的私立初中吧,不能让孩子初中就掉队了;

上私立小学的焦虑,原先想孩子小学时快乐成长一下,没想到大家都去某而思占学位去了(三年级再报就没学位?),我们的孩子也得做好两手准备啊,要不要赶快去买套学位房,插个班?

现在房价涨得还不错,说不定买套学位房,将来孩子读完中学后,把房子一卖,兴许还能解决大学学费的问题?

。。。

所有因素都纠缠在了一起。

能不焦虑吗?除非你是比尔盖茨是小扎,否则我们普通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资源,什么都能得到呢?

最需要想清楚的,是我们这些父母,你究竟希望孩子受什么样的教育?

4

分享一下我的教育观,经过多年的变化、进化、优化(偷笑),我现在把自己的教育观总结为——“实用型素质教育”观。

首先,我主张的是素质教育,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应试为目标。虽然我和太太都是应试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一路名校,但对于应试教育派生出来的学位房、奥赛班、课外辅导班。。。我内心并不喜欢。

但是,“快乐就好”、鸡汤党们宣扬的观点,也是我所不能接受的。我曾经听过一些新派教育的家长说出这样的话——只要按照某某老师的观念做就好了,不要问为什么,不要想太多。

请问,如果不想想太多的话,我直接按照教育局的大纲做就好了;如果我不想太多,机械执行某人的观念的话,我还不如相信体制内教育呢。

这不是回到老路了吗?如果新派教育变成了盲从和迷信,这和体制内教育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所以,我还是决定回归实用性。

我所说的“实用性”,并非指对于“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实用性。

而是以我作为家长的认识水平,来梳理一下,究竟什么才是我们人生成长中最有价值的事,或者说最有价值的思维模式。

举个例子,我是数学系出身,我认为学好数学,建立数学思维,对于孩子的成长绝对是非常有益的。

参加奥数班,参加奥赛,就是培养数学思维吗?未必。

如果仅仅是希望参加奥赛,获得加分进入名校;如果仅仅是为了小升初时数学考高分,进入奥数班学习,我认为这是无意义的。

我们看到,所有对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自然科学家,虽然他们的理论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对人类的长远发展非常有用。

我对二年级的儿子反复练习加减法不太感冒,认为“没用”;反而是带着他寻找“最大质数”(什么是质数?这种小学五六年级的概念,如果不懂就去百度吧~~我就不赘言了),有人质疑我,这有啥“用”呢?

我的回答是:

第一,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地在复习加减乘除,却带着寻找到更大质数的成就感,比简单重复要有意义得多;

第二,“质数”是最简单却又最深刻的数学语言,它几乎与所有的数学分支都有连接;

第三,其实质数很有用,从几百年前的费马小定理,到现在的“超算”主要课题“寻找最大质数”,再到目前的互联网加密技术,最安全的还是质数时钟算法。如果几百年前,大家都质疑:费马你这个数学家吃饱撑着,想这些没用的事儿干嘛?今天就不会有安全的互联网支付系统。(当然,现在也有了更安全的加密算法“椭圆曲线加密”法,希望专业人士别跟我抬杠了)。

(说到数学,我就收不住了,呵呵,见笑)

说到理论科学的用处,我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诺贝尔奖与中国的“工具化”教育》(作者周健),其中提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插曲:

10月3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理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发布会结束后,中国一家媒体的记者采访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主席朱琳·吉拉斯。这位记者问朱琳·吉拉斯,大隅良典的“细胞自噬机理”有何应用前景?吉拉斯面对这个有点“外行”的问题解释说“尽管在未来有各种的可能性,但大隅良典的工作实际上是在更为基础的层面让人们理解细胞的工作方式,并不是专注于应用。”

急于“变现”的记者不会理解,也不会知道,他们自己的科学认知和人文素养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毕竟,在中国,那些坚持自己的理想,而最终一事无成的人,还经常遭到旁人的嘲笑。


记者的科学观如此“接地气”,我也是醉了~~

在我看来,数学是非常“实用”的,因为它有价值,它能发现真理

我坚持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价值、有用的人,这就是我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在我的教育观里,能快准狠地算一百以内加减法,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必须是对自己未来的幸福有用;或者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或者能在未来更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它必须具备这样的“实用性”。

在我的眼里,纯粹的应试教育是“无用的”。

那些虚无漂渺的快乐就好论,那种逃避心态,也是无用的。

所以,我既没有选择新教育流派的学校;也没有选择公立学校,而是选了一个有创新意识的私立小学(不用买学位房),现在看来,这个学校还比较符合我的实用主义素质教育观。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不纠结。

5

说到教育观,还是要再谈谈学位房的问题。

学位房,并不是买房投资理财的行为,本质上追问的是——我们对孩子教育的三观究竟是什么?

我是不会去买学位房的,从理财的角度,学位房的理财价值实际上是被高估了。在广州有这样一种现象(估计大城市都一样),在省一级小学旁边,40-50年楼龄的房子,四五十平米,要比非学位房要贵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这样的房子买来,已经非常残破,将来未必会有很好的增值空间。即使是有,你现在也没法去住。

你只是买了一个学位而已,将来我的孩子在这上学了,我还要在附近租一套大的房子,这是很多人的做法。

这种40年楼龄的学位房,将来租又很难租。如果要卖,还要看当时的行情。

学位房与非学位房的差价是巨大。可是,大多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都有不错的私立教育资源,这些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当然要贵一些,一个月三千、五千,甚至六千。可是你随便算一笔细账,你会发现这学位房和飞学位房之间的差额,足够提供两三个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私立教育了。这样算起来,何必非去追求学位房呢?

(视频14分钟,与文字略有不同,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除外)

6

很多人这样跟我讲学位房和理财的关系——拥有一套学位房,娃上学的时候上学,娃毕业了,学位房继续增值,把它卖掉,卖掉的款项马上可以支付孩子的大学教育金。

当然,如果你对房子的价格有迷信一样的信念,我无话可说。恭喜你,至少你在精神领域找到完美的理财方案。

我是不太认可这个观点的——任何单一资产是确保可以解决所有理财需求。你坚持认为这是长生不老药,我说这世界上根本没有长生不老药,必须辩证施治。你可能偏不信。这个争论可以放一放。

据我观察,在我身边,这个小区今年是学区,明年就不是学区了。政策性波动挺大,这给学位房的升值蒙上了一层普通住宅所不具备的风险和阴影。

同时,宁愿选择私立教育,将来跟出国对接的家长,明显数量在增加。如果未来五年十年,持这种观点的家长数量越来越多的话,学位房在孩子毕业后还能继续大幅升值吗?

在此刻把大量资源,甚至是三代所有的资源砸在学位房上,你就没有周转空间去办其他事情(如夫妻养老金的储备,孩子其他阶段教育金的储备等)。你只能求神拜佛,希望这套房子在孩子上完学后还是学位房。

好,今天就唠叨到这儿,作为十一假期的总结。以上观点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不形成投资或给孩子未来设定教育路线的建议,所有责任我都不背负(偷笑)。

教育问题,是艺术,不是科学,有所选择就会有所失去。失去了,就接受它,不要去纠结。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平和而美好。

这就是我的态度。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