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拒绝用“道德”绑架孩子的善良与爱心!

拒绝用“道德”绑架孩子的善良与爱心!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女子表示,过去20多年里,给了她亲情的是养父母,而不是近在咫尺去从不曾现身的亲生父母。不料此举却遭到主持人周立波的严厉指责。 周立波激动地指出她心胸狭隘,告诫她应该换位思考,父母当年或有难处,应该学会原谅,还放言否则“你永远不可能幸福”。事后,这名女子仍然表示“自己有原则”,并再次重申自己只会认养父母。 此事在网上引起了沸沸扬扬的评论,环球时报等媒体、金星等公众人物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舆论都指向周立波“道德绑架”,并赞同该女子捍卫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意识。

拒绝用“道德”绑架孩子的善良与爱心!

当时心妈对这个事件也是很有感触:诚然,爱与宽恕是人性之光,但能要求每个人不管任何情况都要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的爱与宽恕吗?在20多年的生命里,这名女子的亲生父母不曾以任何形式存在过,她有的是抚养她、呵护她的养父母,对于从天而降的亲生父母,就算没有任何恨意,认与不认都可以是她的选择啊! 心妈还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俩孩子在河边玩,一不小心都掉进了水里。一个孩子的妈妈不会游泳,急忙喊另一个孩子的爸爸“救救我的孩子!”男人跳下水,游向了自己的孩子,当他将自己的儿子拖到岸边,再返回去救那个女人的孩子时,那孩子已经不见了踪影。 当小男孩被捞出时,他的妈妈在一旁痛哭:“他游去救了自己的儿子,我的孩子离岸边近,他救完我的儿子肯定能来得及救他的儿子……” 这位饱受非议的父亲含泪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违背自己的心,孩子是自己的肉,放弃自己的孩子去救别人的孩子我做不到……我愿意接受大家的谴责。” 是啊,舍己救人是英雄,但如果那一瞬间遵从的是自己内心的意志或者有时根本就是生命的本能,那又有何错呢?
拒绝用“道德”绑架孩子的善良与爱心! 第2张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被很多高尚的壮举教育和鼓舞着:跳进冰河奋不顾身英勇救人的小伙、为抗洪救灾牺牲的年轻战士、地震中先救他人而顾不上自己孩子的护士……我们的确心生敬佩,也每每为此感动落泪,更深深觉得这些激越的篇章弘扬了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旋律。 但是,寻常日子里,有些小事却总让人看了那么不是个味儿:公交车上,精气神十足的大妈非要年轻人让座,否则就骂人家不尊老;带孩子坐火车的父母,买的是上铺的票,却理直气壮要换人家的下铺,不然就是没爱心,也不管人家是自己提前多久辛苦排队才买得的票;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取得了成绩获得了奖项,拿着自己急需的奖金却“不好意思”不去捐点儿款,就怕被人说不懂感恩和回报;年纪比你大的人插队插在你前面,你不好意思说,怕被看成没肚量;微信朋友圈拉票,不给投票就被说“不仗义”…… 有些事情,做了是好心,是善良,但不做也有不做的道理和自由。好人好事固然值得颂扬,但是“道德绑架”,却伤害了无辜的人。 作为父母的我们,该怎样培植孩子纯洁的善良与爱心,同时又不受伤害? 所幸,一个个惨痛的事例让人们开始醒悟:曾经报章媒体赞颂的那些无视自己能力而英勇牺牲的少年甚至儿童,开始让人们难过和不舍——这些鲜活的蓓蕾都还来不及绽放啊,却做了无谓的牺牲。因而,教育部也已经把“见义勇为,敢于斗争”这一条从《中小学生守则》中删除,这也说明教育也在朝文明和人性化进步。

拒绝用“道德”绑架孩子的善良与爱心! 第3张

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第一,生命只有一次,珍爱自己,然后才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第二,尊重自己的内心,不为他人言论和观点束缚。 我们需要时常告诉孩子,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当你在街上摔倒时有没有人扶、当你被扒手偷了东西有没有人提醒、当你走丢了有没有人告诉你回家的方向、当你被同学欺负后老师有没有及时制止……有,是你的幸运,你也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帮助别人给予回馈;没有,也是正常的,请不要谴责别人,有朝一日角色互换时,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不要苛责自己。当孩子意识到没有理所当然的帮助时,就会学习独立,就能真正成长。 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爱己、爱人、爱社会——真正身体和精神都活泼健康的孩子才能长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一如既往地鼓励孩子慷慨有爱、乐于助人,但是,我们也拒绝用道德绑架孩子的善良与爱心!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