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我是这样被父母毁掉的!

我是这样被父母毁掉的!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5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们震惊不解之时,案犯这样说:

“在他们(父母)眼里,我没有对的时候,总是这不成,那不成。我妹妹在家里总挤对我,结婚以后我媳妇也是这样,对我的事什么都管……”

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他们处处管着我。”

与其说他是成年人,不如说内心住着一个叛逆且暴戾的少年。他所有的心理能量都用在跟家人作对上了,如小孩子一味地跟父母说“不,偏不”——这时的他是既听不见别人的声音,更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这样一种延迟了的可怕的叛逆,它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是这样被父母毁掉的!

叛逆的孩子不仅是为了挑战父母,更是跟内心的自我达成链接

从案犯的自述,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倪:

当初那个希望去表达、去做决定、去感受到自我力量的小孩,在漫长的时光里,可能经历过千次、万次的打压。

所有的愤怒、不满并非消失了,它们只是被积压了下来,越积越多;它们需要寻找出口,需要被看见。

就像一个在游乐场丢失了心爱玩具的小孩,他一直在原处徘徊。直到找回玩具,或者找到补偿,才肯离开。

说到底,杀亲者迟来的“叛逆”,不仅仅是在挑战父母们的权威,更是在寻求跟自己内心的链接。

他苦苦地,甚至绝望地在寻求表达和被看见。

他不过是想做回自己——那个可以有机会去反抗、去愤怒、去表达的自己。

只是他的叛逆来得太迟,且最后只换来了一个惨绝人寰的悲剧。

我是这样被父母毁掉的! 第2张

亲子之间最大悲剧在于看不到对方,无法走进孩子内心。

社会中每天都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家庭悲剧,80%的根源都是亲子之间联结的不足,互相之间没有看到对方,更没有看到自己内心,以及不会真正地表达自己。

真悲哀。

而悲哀的源头,往往是做父母的,太过急于要求孩子听话,却忽略了太多太多。

下面是我和开心相处的一个小故事。也许开心下面的这些举动,很容易会被误认为不听话、小捣蛋。但是读懂了,你的看法就会完全不一样。

那阵子,开心三岁多,突然变得特别爱说“讨厌”,一不高兴张嘴就是讨厌。比如早上醒来,她会有起床气,大喊“讨厌妈妈!”

我的办法是,赶到床前,甚至上床躺到她身边,给她一个亲昵的拥抱或吻,然后和开心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问:“开心是有事找妈妈吗?”开心答:“我想要妈妈陪。”

我猜测,“你是想要在醒来第一时间就见到妈妈吗?”得到肯定回应后,我继续问她:“开心真的讨厌妈妈吗?”

她犹豫地点点头又摇头,我又问:“喜欢妈妈吗?”她点头。

我问:“开心是喜欢妈妈的,但是不喜欢醒来妈妈不在身边,是吗?”她又点头。

我说:“是这样啊,妈妈非常乐意成为宝贝醒来后第一个见到的人,这样我会跟你一样开心。但是妈妈醒来会去做别的事,可能没办法第一时间看到你醒来。”开心委屈地低头。

我拉着她的手说:“所以我要交给开心一个光荣的任务,就是醒来就给妈妈发一个暗号,让我知道你醒来,好吗?你想用什么暗号告诉妈妈呢?”开心兴奋地想好暗号,我们一起模拟了很多遍。

我是这样被父母毁掉的! 第3张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帮助翻译自己的“叛逆”。

趁她心情愉悦,我还做了一个有意味的小游戏:打哑谜。我光张嘴不出声,并让她猜我在说什么。开心多次猜测都不对,于是我告诉了她:

“宝贝,正如妈妈不说出来,你不能明白一样。妈妈也需要通过你的说话来了解你想要做什么,所以请你尝试把真正的感受告诉妈妈。比如,起床了想看到妈妈就大声喊:‘妈妈,开心想要见到你。’”

至此,开心开始对起床产生了积极的期待。

每个年龄段孩子都会有不同的情绪和行为表达方式:如一岁多的孩子倾向于打人,两岁多孩子可能会什么都说“不”,三四岁孩子可能开始用诅咒的词汇,五六岁甚至开始因为害怕等原因学会说谎。

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父母先不要急着做出判断说:“他在挑衅我。”“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脾气是越来越大了。”“这样做很没有礼貌,是坏孩子。”……

我们需要试着将孩子的意愿表达“翻译”出来,并让孩子去了解自己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孩子的真正意图和情绪情感需求不被看见,或者不被允许,那么,所有想要引导孩子行为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