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处理孩子情绪问题的时候,你是高手吗?

处理孩子情绪问题的时候,你是高手吗?

来源:育教家    阅读: 7.4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的情绪问题要如何处理?昨天路遇一个小女孩哭闹,大热天的,哭的眼泪与汗水齐下。身边有一个老人,不知道是爷爷还是外公,一边给她撑着遮阳伞,一边劝说,说着说着,嗓门大了起来,变成了呵斥。家长怎么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会比较好?

烈日下,哭泣的孩子和盛怒的大人,让人忍不住侧目,又忍不住叹气。作为一个孩儿妈,我太能体会了,没有比孩子的哭闹声,更让人心烦意乱的了。而且,要是那个小人儿决定生气,大人是不容易哄好她的。

哪怕一个再乖的宝宝,也有他失控的时候。即便是一个大人,在心烦意乱的时候,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行为平和又得体。推己及人,你就能对孩子的坏情绪生出包容之心了。

如果家长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在他哭闹的时候,会没那么容易跟着一起心烦气躁。

有一次周末,我带宝多去科技馆玩,他本来就很喜欢那个地方,玩的很兴奋。

他平常是没有午睡习惯的,上午玩过,出去吃个午饭,下午接着玩,其实是很耗费体力的,到了下午三四点钟,他心情明显低落了。

看他这个样子,我觉得我们应该回家了,结果他在路上各种别扭,各种发脾气,平常不在意的小细节,现在成了他哭的停不下来的理由。

我十分沮丧,本来出来玩就是为了他开心,结果累了一天却是这样哭着回去。

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几乎要爆吼,忍了又忍,细细回想了一下,觉得他早上起床比平时早,可能是困了。

我问他:“你是不是困了?”他听了,想了一下,点点头。

原来是困了,我心里的怒气一下子消了,向他张开怀抱,他钻进我怀里,五分钟不到,睡着了。

小孩子就是这样,他们感觉敏锐,却不会描述自己的感觉。如果我根本找不到他哭闹的原因,我最后会忍不了,肯定也会跟着发脾气训斥他,而他得了训斥,只会哭闹的更厉害。

所以说,了解原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我们必须允许孩子有情绪,也必须教会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处理孩子的情绪,大人一定要先冷静下来,千万不能被孩子的情绪挟持。一味怒吼,威胁,抑或妥协,都不是正确的示范,孩子也学不会正确处理情绪。

正面管教提倡积极的暂停,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需要去一个特定的区域,例如生气角这样的地方待一会儿,但这不等同于惩罚,孩子在特定区域可以看书画画。

大人可以过一会儿,等自己和孩子都平静下来再沟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三岁以内的孩子,因为太小了,没有独自反省的能力,不适用积极的暂停。

如果在餐厅或者商场,没有特定的区域,可以换成将孩子带离现场。如果孩子能平静下来,那就可以重新回去,如果不能,那就直接回家。

这个过程中,大人尽量避免有糟糕的心情和失控的言行,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对付孩子哭闹,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办法,有的家长很严厉,一个眼神就能把孩子的哭泣止住,有的家长善于妥协,让孩子停止哭闹的办法就是满足孩子的要求。

我想说,过于严厉和无限满足都不是什么好事,过于严厉管教的孩子会懦弱,无限满足的孩子会特别善于要挟家长。

孩子是最善于摸清楚家长底线的,孩子判断可行还是不可行,依据的是大人的态度,你同意了就是可行,如果你没有底线,就不要埋怨孩子变得无法无天。

“提前预知”会减少孩子发脾气的可能性。

就拿逛超市这件事来说,宝多这样四五岁的小朋友,看到喜欢的东西,他都想要买。并不是不舍得给孩子花钱,只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金钱并没有什么概念,又不会因为需要而购买,有时候想要一件商品,仅仅是因为包装花哨而已。无节制的满足,反而让孩子学不会克制。

处理孩子情绪问题的时候,你是高手吗?

我一般出门前会提前讲清楚,今天本来要买什么,而你遇到喜欢的可以买一件,或者今天一件多余的东西都不能买。“提前预知”让他做好了心理准备,就没那么轻易提要求。

我比较喜欢“温和而坚定”这个原则,有的时候,他一定闹着要买,我也不跟他发脾气,温和地告诉他“不可以”,也一定会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不会禁不住他的哀求而改变主意。

长期以来形成这个模式,他自己会比较理智,哪怕偶尔忍不住嚎啕大哭,把他抱到怀里来,哭完了,也就好了。

处理孩子的情绪,有一点需要另外注意,如果有旁人在场,一定不能因为旁人影响你的处理方式。

如果家里有客人在场,你可能会对孩子的要求比平时严格,因为,你不由自主的想用自己的言行表现出你对孩子的教育是成功的,以此来博得认可。

但其实,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更加不配合。我以前带幼儿兴趣班,有个四岁小男孩妈妈和我聊天,聊到关于这孩子的一件事,我觉得,这件事就是典型的因为有旁观者在,家长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变得不自然,致使孩子情绪失控:

有一次妈妈的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头一次有这样温柔漂亮的阿姨来家做客,孩子很喜欢,也十分兴奋,一直在客厅打转转。妈妈和阿姨聊天期间,孩子去厕所小便,没有提裤子就出来了,还夸张的笑着,叫嚷着。

妈妈和阿姨看见,同时一愣,阿姨尚且未婚,也没和孩子打过交道,这种场面见所未见,一时反应不过来,场面瞬间冷掉,妈妈觉得十分丢脸,冷着脸呵斥孩子:“快把裤子提上,像什么样子!”孩子一下子也愣了。

我了解这孩子,他其实很敏感,不善于和别人攀谈。大概是真的很喜欢这位阿姨,又不知道该怎样吸引她注意力,才有这个举动。

其实,不止他一个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别的同龄的小男孩人来疯的时候,可能也会来这么一下子。虽然不是什么好的举动,但也不至于因此归类成色情行为。

如果没有外人在场,妈妈肯定不会那么紧张,淡淡说一句:“我知道你很兴奋,但是,请快穿上裤子,多羞羞啊!”孩子也就顺势穿上了。

但是妈妈突如其来的严厉,这孩子一下子愣了,继而大哭起来,哭的停不下来,怎样都安抚不了了。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原因就是家长生怕别人误以为自己家的是“熊孩子”,不自觉的不顾孩子的感受,对孩子严厉起来。出发点是面子,而不是孩子,事情就开始变得糟糕了。

不被别人挟持情绪,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一定要记得,当我们做的更好的时候,我们才能帮孩子做的更好。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