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孩子放学回家后总是玩半天才写作业,该如何改掉?

孩子放学回家后总是玩半天才写作业,该如何改掉?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书读得太多,不太合群,我该怎么引导?

认为,孩子爱读书或读书多少,与孩子合群与否,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孩子不合群,其实和孩子天生的气质类型有一些关系。

气质的趋避性,是指孩子初次面对一项新刺激的反应强弱程度。趋避性高的孩子,一旦出现新的人、事、物、情况和环境,会有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增加等心理上的反应。

这是一种很紧张的状态,会导致孩子出现不愿意跟陌生人打招呼、不愿意交新朋友等一系列看上去内向、不合群的表现。

气质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这和孩子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气质类型的孩子,也各有优缺点,所以不必过于焦虑。

如果孩子内心喜欢平静,喜欢独处,也不用故意打破这种局面。爱看书本身就是个很好的习惯。

但是如果担心孩子过于孤僻,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家长就要做一些引导了。

例如,寻找孩子的兴趣点所在,帮助他去结识新朋友,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

孩子喜欢读书的话,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办一个“小小读书会”,帮助他结识一些同样喜欢读书的小伙伴。

在读书会上,他会用自己的优点,赢得小伙伴的尊敬和喜爱,这对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水平,也是非常有裨益的。

趋避性高的孩子,一开始时,可能不知道怎样才能够有效地和陌生人进行沟通,家长平时和孩子用“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慢慢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加强自控能力,帮助他学会沟通。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趋避性高、比较敏感的孩子,家长要格外注意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如果孩子什么事情都需要依赖家长,他就会把这种习惯,迁移到幼儿园或者学校这种公共场合当中,这其实是不利于孩子发展正常的社交关系的。

孩子放学回家后总是玩半天才写作业,该如何改掉?

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总是玩半天才写作业,怎样才能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

首先,家长要思考,这真的一定是个坏习惯吗?如果孩子自控力不太差,你给了孩子一定的自由,为了这一份信任,他一定会还给你更多的惊喜。

可以和孩子先制定一个大的规则,比如每天晚上必须在九点前完成作业,至于先玩还是先做作业,先做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都可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

家长承担起督促的职责,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提醒孩子,但最终九点洗漱上床休息的原则,必须坚持。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有一些拖延、完成不了作业的情况出现,家长也不要过于焦虑,一定要清楚地告诉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任务。让孩子树立起为自己负责的概念。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定会有拖延的情况出现,比如玩得正高兴不愿意去做作业。

很多时候可能会在你反复催促或是大声斥责后,以你们双方都闷闷不乐而收场。

其实这个时候,可以和孩子立规矩。比如,告诉孩子:我可以允许你再看(玩儿)15分钟。

孩子答应之后,时间一到,家长就要温柔而坚定地执行规定,关掉电视。如此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培养出了规则意识,也明白了承诺的重要性。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孩子不肯做作业,大部分是因为有一些畏难情绪。

可能上课的时候没有听懂,无法完成作业,又不知道怎么准确地表述这个问题和表达这种情绪,就开始使用“逃避”的方法来应对。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耐心询问,提供必要的帮助,或者采用一些小游戏的方法鼓励孩子克服困难。

比如,按时完成作业就奖励一朵小红花印章,集齐10个可以向爸爸妈妈提出一个要求等。

当这个畏难情绪解决了,做作业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怎样批评孩子,才能避免让孩子受到伤害?

现在许多家长都不敢批评孩子,怕给孩子心理带来伤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实,适度、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一般来说,只要我们的批评是基于事实做出的公平公正的判断,孩子都是能够接受的,并且可以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这对他来说,比盲目的表扬更加重要。

当然,批评也要掌握方法。首先,不要抱怨、责怪甚至是打骂。而是学会“共情”,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批评意见,孩子是会感受到这份关爱的。

其次,要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说一些类似“你上次就没有弄好,你怎么总是这样!说了不听!”这样的话,而是要直接指出这种错误行为将会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例如,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家长应该直接说:“这样吵闹会影响别人,请安静下来。”而不是说一些类似于:“你不要吵了,再吵就让警察叔叔来把你抓走!”等等一些指向不明,甚至带有威胁的话语。

这样会使孩子弄不清楚到底自己错在了那里,更不用说如何改正了。批评孩子要注意场合,不要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孩子,要照顾孩子的自尊心。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当家长做错了事情,应当坦然地说一句:“对不起,我错了,这件事情不应该这样处理”或坦诚地和孩子道歉。

这样做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且标准始终如一的人。

孩子也会因为自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在自己下一次犯了错误时,更能爽快地接受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