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孩子开始撒谎?你可别出声

孩子开始撒谎?你可别出声

来源:育教家    阅读: 4.2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做过很多有趣的说谎实验。他们找来几十个2—4岁的孩子做游戏,要求他们不要偷看房间里面的玩具。但当研究者离开房间后,毫无疑问,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偷看了。可是当研究者问他们有没有看时,大部分孩子都说谎了。

2—3岁的孩子,承认偷看的比例超过50%,但随着年龄变大,说谎的比例越来越高,到4岁的孩子里面,几乎所有人都说谎。

孩子开始撒谎?你可别出声

撒谎,说明心智在发展

研究者称,两岁的孩子就开始说谎话了,而且具有普遍性,但这并不是坏事。

因为研究者继续做了一些实验,评估了这些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发展、执行能力。

结果发现,说谎和较强的逻辑、语言、执行能力高度正相关,即使把年龄因素扣除,也是认知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容易说谎。

简单地说,就是聪明的孩子才会撒谎。

其实宝宝从一出生,就有一种本能——取悦他面前比较权威的那个人。

孩子开始撒谎?你可别出声 第2张

1岁左右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后果,等两岁以后,孩子可以自己“把饭弄得到处都是”和“妈妈不高兴”联系起来。

为了避免挨训,他会说“这不是我弄的”。这其实标志着孩子大脑进一步成熟,可以用语言来掩盖行为。

越是那些大脑认知能力强的孩子,讲出来的谎话越可信;讲出来的谎话越可信的孩子,长大以后思维会越灵敏,也越懂得思考。

孩子撒谎,与诚实无关

孩子4岁前的说谎,很多时候可能就是把自己听过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想象说出来而已,带有明显的幻想痕迹。

通常这个时候,我都会配合开心的故事跟她一起想象。我相信大多数家长会把这些话当作想象而不是撒谎。

心理学家发现,6岁的孩子只有18%的人能区分真实和想象,而9岁的孩子中有90%的能理解故事是编的还是真实的。

孩子开始撒谎?你可别出声 第3张

我们可能会遇到孩子从别的小朋友家里偷偷拿了玩具带回家,等你发现时她却告诉你,是这个玩具自己长脚跑过来的。怎么办?

可以这么说:“我真的没有看到它长脚跑过来。如果是你拿的,我们一起还回去,跟你的好朋友解释一下,你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可又害怕他不给你玩,所以才悄悄拿回来,希望他能原谅你。

下次你告诉了别人,征得同意才能拿走。如果因为害怕妈妈生气说它是长脚跑过来的,我只想告诉你,妈妈不喜欢你这么做,也希望你不要再这么做。

但我还是爱你,而且觉得你说的话很有创意!我们一起带它回家如何?”

对于这样的行为,很多爸妈会担心,小小年纪现在就会“偷东西”,以后还了得。其实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偷。

在宝宝成长的很长一段时间,从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到4岁前,都是个体的“自我中心”时期,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

所以,不管父母怎么做,孩子总是要说谎的。小时候的这种说谎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是他们大脑发育到一定阶段所必须经历的认知过程。

义正词严地批评孩子、责骂孩子、训斥孩子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会破坏孩子与你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我们做父母的还经常对孩子撒谎呢!我们多少次答应孩子,要陪他去游乐场,要给他买棉花糖,可往往会因为工作等而爽约!

父母太苛刻,孩子容易用谎言逃避

除了智力发展导致“说谎”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总是小题大做:打骂、训斥,甚至侮辱孩子的人格。

请爸爸妈妈遇到任何让你发怒、尴尬、羞愧的事情时,先克制自己的情绪,管住自己的嘴巴,捆住自己的手脚。

了解前因后果后再发飙(最好不要发得太大)。即使你的孩子一直都有撒谎的习惯,也需要你把每次事情的原因都搞清楚,而不是上来就给孩子判“死刑”。

你要从内心深处相信,他们之所以撒谎,是因为我们有时候对他们太苛刻,他们害怕,于是只能用谎话来寻求逃避。

孩子开始撒谎?你可别出声 第4张

撒谎敏感期,请理性对待

就像孩子在口腔敏感期啃手,我们不能说他不卫生;在手的敏感期乱丢东西,我们不能说他搞破坏一样;

孩子也有撒谎敏感期,在他撒谎敏感期,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高度一味地批评他。

撒谎敏感期,也是孩子自我认知、自我实践的一个阶段。作为父母,应该想想,怎么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

顺利过渡后,孩子就会收获明晰的自我意识和更强的执行能力,拥有踏实、安全、理性的人格。”

如果他们第一次说谎,我们用放松的心情面对,用温柔的语言了解,用坚定的态度引导,即使今后还会有类似事情发生,也绝对不会成为恶性事件。

每当孩子犯错误后说了实话的时候,请拥抱他而不是更严厉地指责他。告诉孩子,犯错误并不可怕,承认并勇于改正错误最让妈妈爸爸高兴。

如果用这种态度对待孩子的说谎,那么我相信这也就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现象,而不会成为问题存在。

其实说谎的问题,还反映了一种教育的现实问题:我们习惯用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

别动不动就给孩子套上道德的枷锁。大人都是漏洞百出,孩子怎么可能是完美无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