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孩子说“别人家的父母”?

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孩子说“别人家的父母”?

来源:育教家    阅读: 7.2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小时候都有一个特别讨厌的人,就是爸妈口中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我们最终却变成了那个特别讨厌的人。

我们小时候都有一个特别讨厌的人,就是爸妈口中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我们最终却变成了那个特别讨厌的人。

其实换位思考,要是你的孩子经常冒出来“别人家的爸爸是哪个公司的老板,一年赚100多万,而我的爸爸......”类似这样话,试问,作为家长的你感受会如何呢?

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孩子说“别人家的父母”?

为什么父母总说“别人家的孩子”,而很少听孩子说“别人家的父母”?

因为孩子心疼父母,孩子比想象的更爱父母,不想让他们难过。

真想说的话,怎么会没得说呢?

“别人家妈妈做菜比饭店还好吃…你们呢?”

“别人的家里,每年都要出去旅游3次,你们呢?”

“别人家父母怎么那么有钱啊,能给孩子提供这提供那,你们呢?”

“别人家父母怎么长得那么好看啊,保养又那么好,看起来多年轻啊,你们呢?”

“别人家父母怎么那么有知识有涵养有礼貌,你们呢?”

“别人家父母怎么这岁数了还那么积极地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你们呢?”

......

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些话的伤害性呢?只是舍不得对他们说。

怎么忍心让他们暗自伤心、愤怒、难堪呢?

人们常说,父母是无条件爱孩子的。其实,孩子也是无条件爱父母的,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不完美,但依然接纳他们。

孩子不忍心用比较来伤害父母,那么,我们忍心用比较来伤害孩子吗?

你可能会说,如果不再跟别人家孩子比,那我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有进步,或者至少不太差呢?

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纵向比,不横向比。

总是跟别人家孩子比,孩子会越发在意他人的看法,有意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把精力都用在了担忧或反抗父母的粗暴和不接纳上,反而没有心思专心做该做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总是拿别人家孩子考了多少分来说事,教训自己家孩子更加努力,但孩子的成绩却一直难见起色,甚至越发糟糕。

因此,智慧的比较,不是横向比,应该是纵向比。把目光回归到孩子身上,停止无意义的比较,多一些欣赏和鼓励,孩子才能正确而积极地看待他自己,激发出更多潜能。

幸福的关键不是优秀,而是接纳自己,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一面。

你以为你把孩子教育成大人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就是成功吗?这样孩子就会幸福吗?
你错了。

成为“别人家孩子”真的很爽吗?

我的大学同学们,小时候都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其中不乏省市状元。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更幸福,甚至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一度自卑过。这是为什么呢?

人的自我是丰富的,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当某种品质被过份强调时,另外一些对立的品质只能被压抑。过于向孩子强调聪明、懂事、勤奋时,它们的对立面无能、自私、懒惰就被压抑了,孩子自己也无法接受自己的这部分。

身为“别人家孩子”,当我们一切顺利时,还能维持内心的稳定,但一旦遇到无能为力的事,就会发现,原来一直努力压抑的不完美的一面,从未消失。在努力消灭不完美的过程中,我们会焦虑、自卑、自责、紧张……但其实不完美永远都存在。

如果一直把“别人家孩子”树立为比较的标准,自己家孩子是否能变得优秀,我们不知道。不过可以确定的是,Ta在这种标准下,一定没有办法成长为一个内心健康而和谐的人。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请不要总在他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

虽然小时候很讨厌被爸妈拿去和别人做比较,但是很多人长大、为人父母后,却依然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进行比较,结果越比越气,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样样都好,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

攀比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沮丧甚至是自暴自弃,危害非常大,妈妈们一定要尽量避免这种行为。

我也明白要做到不攀比真的很难,谁叫人性中天生就有“嫉妒虚荣”呢?

可是很难并不代表做不到,不管别人如何炫耀自己的孩子,你只要微笑听着就好,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相信他并不比其他的孩子差那就够了!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