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亲子活动 > 孩子自恋是怎样形成的 家长要学会接纳

孩子自恋是怎样形成的 家长要学会接纳

来源:育教家    阅读: 1.7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的时候,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过于的自恋,很多的家长都觉得这样不好,但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一些性格的形成我们家长也不能随意的改变,要学会去接受。

所谓的“自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它并没有那么多附加的价值判断。要说区别,也只是“健康的自恋”和“不健康的自恋”之间的差异。健康自恋,不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而且成年人也很需要。它意味着接纳自己,是一切快乐和自信的基础。

不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父母们总会下意识地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的言行举止,就像妮妮妈,看到孩子对自己的外表表现出关注和带有夸大成分的肯定时,便会生出担忧——“孩子是不是太自恋了?”甚至有些家长还会采取某些约束行为,这反而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0-3岁正是正是发展好感觉的时期,类似于妮妮的这种“自恋”情结不仅完全正常,而且还需要被满足、被保护。

一、孩子自恋是天生的 需要被认同

一般来说,孩子在童年前期需要有一定的自恋,别人的认同和赞许。这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一种培养。但若父母一成不变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永远正确,或毫无选择地竭力满足孩子的所有任性的要求的话,那他们就是在制造一个自恋者。

二、自恋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因而也无法区别“自我”与“他人”。在他们看来,饿了,马上就有得吃;冷了、热了,马上就有人照顾;拉臭臭了,马上就会帮换尿布……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大家都会围着自己转,随时随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是“自恋”的萌芽。

孩子自恋是怎样形成的 家长要学会接纳

到了1岁左右,他们渐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逐渐可以区分“我的”、“你的”、“他的”。此时,如果妈妈和家人的关注和爱一如既往地持续,那么,孩子自己也会在内心中深深地相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接纳的”、“我很不错”。这就是孩子“自恋”形成的基础。

再长大一点儿,孩子的主客体分离更趋完善,开始产生强烈的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与此同时,他的能力也增长到足以自主地进行许多活动的阶段了。此时,他对自己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以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尝试去做,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一个。这些信念对2-3岁的孩子而言是非常真实的,更重要的是,其中还包含着无畏的精神、勇于探索和尝试的能量,应该被鼓励。

三、孩子自恋是在成长

自恋,是生命初期重要的心理过程,也是个体心理能量的基础。如果孩子可以顺利健康地度过这个阶段,那么,对他今后自信心、安全感、勇气、责任感等发展会奠定非常好的基础。反之,若是这种“自恋”没有获得满足,甚至被扼杀,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父母或其他成人所接受,内心很容易就会以为自己 “有问题”,而产生自我贬抑的心态。这种内化了的自我轻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就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让他很难肯定自己、接纳自己。

不过,如果说3岁以前,孩子的需要应该被尽可能的满足,那3岁以后,就还得注意区分其需要是合理还是不合理。所以,对于孩子自恋的处理也是如此。因为这时的他与早期的“自恋”不同:在1-3岁时,他有一种“全能感”,是很真诚地相信,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就是无所不能的。因此,对于孩子的“自恋”,应当允许存在,并给予适度满足;可是对大孩子的“自我中心”,就应该加以适度引导,不能再纵容了。否则,你真的就是在制造一个自恋者。

孩子自恋是怎样形成的 家长要学会接纳 第2张

四、如何对待孩子的自恋?

其实,像妮妮这样天生喜欢打扮自己,这也很自然,就像很多小男孩天生就喜欢玩汽车一样。她觉得自己很好看,完全可以适度地肯定她,不需要刻意地去抑制这种倾向。当然,也不要太过分去关注或鼓励她,反而让她觉得可以将自己的好看作为资本,去换取别人的关注、喜爱或其他别的东西。

在平日里,父母可以适度地肯定妮妮。当她问:“我漂亮吗?”的时候,可以就简单单地对她说:“嗯,你很漂亮。”还可以作一点儿客观的评价。但是注意不要夸大,也不要用夸张的语气。这样顺其自然地发展就可以了。

五、面对孩子的自恋行为,你可以这样做

1、不要扣上骄傲自大的帽子

很多父母可能从小受到要具备谦虚的美德的教育,所以,不仅对自己要求不能自夸,同时也对孩子的自我欣赏持否定态度。父母的态度无论是语言还是非语言的,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即,你不该这样,不允许欣赏自己,久而久之,可能真的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值得欣赏,不值得爱的,从而破坏了孩子生命初期一个重要心理过程的完成。因此,父母要先从观念上正确认识自恋,不能对孩子的自恋持否定的态度。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