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父母抓狂后,学着跟孩子和好

父母抓狂后,学着跟孩子和好

来源:育教家    阅读: 9.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去年暑假,是我的妈妈生涯挑战性最高的一段时期。叁枚小娃放假在家,除了要安排他们的日间活动、管好他们的饮食吃喝,还要为八月的搬家疯狂打包。在这段非常时期,屋漏偏逢连夜雨,叁兄妹轮番发水痘,除了高烧,绮绮还併发了严重的荨麻疹。

有一天,打包的进度就在照顾病号、不断调停兄妹间的争执中陷入鬼打墙的状态,造成长久累积的压力瞬间大爆发!我忍不住对孩子们大吼:「你们要吵架、要打架去外面自行解决,不要在家裡妨碍我,烦死了!」

吼完的当下,其实我马上就后悔了!但因为太生气也太烦躁,我一点也不想按捺自己的情绪去处理孩子的问题。所以我让自己暂时抽离令我暴怒的环境,转身到浴室洗澡,用让自己比较舒服的方式缓和一下情绪。

洗完澡后,小比怯生生地在我的房间门口探头探脑,我想是时候为自己的暴怒道歉,并跟他们和好了。

勇于道歉,并先同理孩子的情绪

抱着小比,我问他:「刚刚是不是吓到你了,你现在还好吗?」他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对不起!妈咪刚做了一个不好的示範,我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乱发脾气,这样不仅吓到你们,对解决问题也没有帮助。」

父母抓狂后,学着跟孩子和好

让孩子了解你的处境及心情

再阐述一次刚刚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后,我问小比:「你知道妈咪为什么会生气吗?」

他回说:「因为我们太吵,让妳没办法好好打包。」

我接着说:「你很棒,知道我生气的塬因!我们再两星期就要搬家,但家裡还好多东西没有整理,你们又放假在家,如果我还要一直处理你们之间的争吵,就不能专心打包,所以我心裡好焦虑、好着急……」

就事论事,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

接下来,我说:「这时候如果你可以当我的助手,好好带妹妹玩,就算帮了我跟爸比很大一个忙。」

跟孩子一起讨论,怎么样可以避免同样的情况再发生,是下一个步骤。我先提出自己的看法,小比也接着说:「或许我可以带妹妹去AYA(邻居)家玩,这样妳就有一段整理的时间。」

从「生气」中学习,如何安定自己的情绪

提醒自己跟孩子,失控前可以怎么做来安定自己的情绪,是很好的方法。以这次的事件来说,我选择用「暂停法」,及「从事能自我安定的活动」来缓和情绪。

在讨论完上述的解决办法后,我问小比:「你知道为什么我要躲到浴室去洗澡吗?他说:「因为妳不想看到我们。」我解释:「这是其中的一个塬因,离开让自己生气的现场,暂时不看到你们,可以让我的情绪和缓下来。而洗澡是一个能让我心情舒畅也比较能冷静下来的方法,这样我才能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然后我们又讨论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可以怎么互相提醒,找出一句能让自己情绪安定下来的指导语。譬如发现自己要动气时,我会说:「你们再不控制,火山就要爆发啰!」或是孩子们觉察到我快失控时可以提醒我:「妈咪冷静,赶快深唿吸!」

和孩子做约定

最后,我会谢谢孩子们塬谅我不好的行为,就像我塬谅他们犯错一样,重点是能不能从错误中学习。然后我们彼此约定,用我们讨论出来的方法管理自己的情绪,就算生气也不能说出伤害对方的话。

情绪管理,从家长以身作则开始

有研究指出,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的人,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学业表现也比较杰出。情绪管理的基础是自我觉察,最早提出「EQ」概念的耶鲁大学教授彼得·沙洛维(Peter Salovey),他建议父母要多和孩子谈论感受,让孩子和他的「感觉」在一起。用开放式的问句引导孩子说出事件,以及事件中带给他的感受。

研究发现,能够表达自我感受的孩子,比较不会把情绪反应在行为上,也比较不容易把情绪转成生理反应。我在大学念书时的教授洪俪瑜老师,就曾经感慨地说:「很多父母在处理情绪时经常言行不一,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和孩子一样,但面对孩子的问题却是一副道德劝说的模样,因而导致孩子对于父母的管教失去信心。」孩子们会在生活中观察学习父母因应情绪的行为模式,有样学样,所以良好的典範胜过再多的教条,在要求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之前,必须先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别忘了,父母亲就是孩子最好的生活教练。我们要学习和孩子一起用正向的方式表达、抒发自己的情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