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还在用毛巾给宝宝擦脸吗?没做到这几条,你可就太不讲究了!

还在用毛巾给宝宝擦脸吗?没做到这几条,你可就太不讲究了!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4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对外界的刺激抵抗力又差,很容易会受伤或感染,而毛巾这种天天和宝宝亲密接触的东西,竟然和钱币、床上纺织品,并列成为最易引发宝宝疾病传染的媒介之一。

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对外界的刺激抵抗力又差,很容易会受伤或感染,而毛巾这种天天和宝宝亲密接触的东西,竟然和钱币、床上纺织品,并列成为最易引发宝宝疾病传染的媒介之一。

还在用毛巾给宝宝擦脸吗?没做到这几条,你可就太不讲究了!

脏毛巾对宝宝的伤害

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总有妈妈问:为啥我家宝宝那么爱生病啊?为什么身上总会莫名其妙起疹子呢?我说,这可能和你家宝宝的毛巾有关,你信吗?

毛巾在使用过程中会附着皮屑、灰尘、油脂等脏东西,还有那些肉眼瞧不见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无数细菌。而擦脸、擦口水、擦奶渍等,这些举动又进一步加速了细菌们的繁殖,从而引发宝宝腹泻、肠炎、沙眼等疾病。

根据安全卫生毛巾标准规定

毛巾的细菌总数:每平方厘米不超过200个

而根据国家纺协会数据显示

只需要3个月

毛巾上的细菌就会超标125倍!

虽然大部分的家长都让宝宝拥有了专属毛巾,但很多“恶习”却让宝宝的毛巾变得和抹布、墩布一样脏!

宝宝毛巾,不要挂在水池旁!

水池环境太复杂,洗手、洗衣服、洗生活用品,各种细菌、化学制剂的飞沫喷溅,很容易溅到宝宝毛巾上。

另外,水池旁的毛巾太容易被别人顺手使用了。家里不知情的人,作客的客人,非常容易一不小心就把宝宝毛巾当擦手巾了,尤其是上完厕所洗完手。所以千万不要图一时省事,把宝宝毛巾挂在水池旁!

宝宝毛巾,不要挂在马桶旁!

更可怕的情况是,把宝宝毛巾挂在马桶不远处。冲马桶时喷散出的细菌病毒,肉眼根本看不见。尤其是家里有拉肚子的人,很可能在冲马桶时带出易导致腹泻的细菌病毒,这写东西要是在宝宝的毛巾上安家落户,那宝宝怎么病的你都不知道!

有条件的话,宝宝的毛巾根本不要挂在卫生间里!

一巾多用,那你可就太不讲究了!

应该不会有大人用擦脚毛巾擦脸的吧?!给小宝宝这么干的,我可是听说过。理由是:“小孩没那么脏”。谬论!浴巾、洗脸巾、擦脚巾、pp巾混着用,生怕病毒细菌错过宝宝,这样的到底是不是亲妈呀

3天清洗一次,3个月换条新的

在我采访的妈妈中,有40%的妈妈表示:擦脸巾在用之前从不冲湿,用后如果不脏,就不洗,直接晾起来,直到毛巾有明显脏的痕迹或是有味道了才会彻底清洗。

还有55%的妈妈在用前不冲湿,但用后会用清水冲洗再晾晒,一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洗和高温消毒。

还有5%的妈妈属于有点“洁癖”,每天用完都会用香皂或清洁剂清洗,并每天都将宝宝的擦脸巾进行高温消毒。

国外的微生物学专家说:为了避免毛巾上微生物快速繁殖、失去控制,毛巾在每次使用前后,都应该用水冲洗,使用三次后就该彻底清洁一次,三个月就应该换一条全新的毛巾。

宝宝毛巾,不能用消毒剂!

崔玉涛医生曾在节目中明确表示过:很多宝宝爱生病,还可能是因为家里太干净了!没有正常的“生活细菌”,也会让宝宝抵抗力变差,变得爱生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消毒消过头了,比如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将各种细菌消灭的过于彻底,使宝宝处于无菌环境。而且,没有被彻底清洗干净的消毒剂,还会对宝宝细嫩、脆弱的皮肤造成危害。所以,有个太过“处女座”的妈妈,也不一定是好事。

正确的毛巾消毒方法

不洗也不对,用消毒剂也不对,那到底怎么样才对呢?

煮:把清洗干净的毛巾,浸泡在开水中,煮沸10分钟左右,然后暴晒、晾干。
微波炉:将毛巾清洗干净,折成小块放在盘子中,微波炉中火加热5分钟,记得毛巾一定要是完全浸湿的状态才行哦!

蒸:同样是采取高温消毒法,但用蒸的方式,就需要持续加热保持30分钟左右,才可以杀灭绝大多数微生物。

还在用毛巾给宝宝擦脸吗?没做到这几条,你可就太不讲究了! 第2张

如果不给宝宝用毛巾

还有什么选择?

并不是说,毛巾不适合给小宝宝用,而是要注意的清洁,和使用的时限。除了毛巾,还有一些选择可能更适合小宝宝。

纯棉纱布巾:相信这是很多妈妈的选择,不掉毛、吸水性强,容易清洗容易干。但是纱布巾也有一个小缺陷,由于“毛少”,它在浸湿后不像毛巾那么柔软,所以被小宝宝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蘸”的方式,而不是“擦”,以免伤到宝宝娇嫩的皮肤。

一次性洁面巾或干湿两用巾: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用一次性的棉柔巾给宝宝清洁也是非常好的选择,不仅质地柔软,擦脸、擦脚、擦屁屁,都非常方便。还能节省清洗的步骤,减少毛巾被污染后带给宝宝的伤害。

文章中只提到了宝宝的毛巾,但除了毛巾以外,浴巾或其他物品,也都可以遵循文章中的方法。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