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你的孩子安全吗?校园霸凌可能就在身边

你的孩子安全吗?校园霸凌可能就在身边

来源:育教家    阅读: 5.6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你的孩子离校园霸凌有多远?他会不会成为校园霸凌?或者成为被霸凌的对象?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霸凌还是被霸凌,都是我们做父母的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让孩子远离霸凌。

前不久,一位来自安徽黄山黄家炳实验中学的高三女生,在微博上吐露了她遭到同班3名男生下“春药”,之后又被威胁如果找老师或报警就用“砒霜”毒死她的恐怖经历。继美国华人留学生校园霸陵事件之后,这一事件再次在网上引起热议。

你的孩子安全吗?校园霸凌可能就在身边

然而,这样的校园霸凌现象并不是个案。这些年,似乎每隔一段时间,网上都会出现一些未成年人遭遇同龄人殴打、侮辱的事件、视频。
更让人担忧的是,有调查资料显示,那些童年时期曾被欺凌过的孩子,人生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无论是偶尔或者经常被人欺负,这些孩子在23岁和50岁时都会遇到更大的心理困扰。此外,童年时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在45岁时会有更大的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50岁时认知功能也会表现较差。也就是说,被霸凌所欺负而造成的心理和认知影响在40年之后,仍然持续影响他们的生活。
遗憾的是,虽然校园霸凌现象已经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议题,但我国暂时还没有出台像美国一样严惩校园霸凌的法律法规。
你的孩子离校园霸凌有多远?他会不会成为校园霸凌?或者成为被霸凌的对象?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霸凌还是被霸凌,都是我们做父母的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让孩子远离霸凌。
我们发现,虽然霸凌现象已经出现低龄化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当中,不管怎样,很多原因却可以追溯到孩童时代。
因为孩子最开始的问题行为,大多出自模仿。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孩子曾遭受父母情感上或身体上的粗暴对待,孩子将更容易出现暴力行为,变成霸凌事件中的施害者。另外,父母对孩子情感上忽视、物质上溺爱,或者无原则地溺爱,都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同理心、控制欲强、做事冲动,而成为霸凌。
这就提醒我们做父母的,在平时的教养中注意:
1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2对于孩子的行为,父母需要有条件地接受,而不能无原则地溺爱。
3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研究表明,霸凌和其他类型的暴力,都能够通过早期同理心的培养得以遏制。
* 想了解更多关于孩子同理心培养的技巧,请点击下面这些文章链接:
9个方法掌握共情,养出情商更高的孩子
情绪管理5步法,让孩子受益一生!(养出高情商孩子必读)
好父母该懂的3个共情技巧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类型的孩子容易成为霸凌事件受害者
他们往往都不够自信、不能自我保护,或者不合群,朋友少,或者有着某些身体上的缺陷(如肥胖等)……虽然一个没有这些特点的普通孩子,也可能会遭遇霸凌,不过发生的概率却要低得多。
所以,要避免孩子成为被霸凌的对象,我们在平时的教养中,同样需要:
1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让孩子从小自信,拥有强大的自我。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管体格强大还是弱小,强大的内心是最有力量的。这让我想起《疯狂动物城》里的兔子朱迪,虽然外表弱小,但是内心强大,机智过人,他一开始受到大动物们的歧视和霸凌,但是凭借强大的自我和智慧,最终获得了成功,获得了大动物们的尊重。
2平时,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体会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身体强壮的孩子受欺凌的概率比身体弱小的孩子要低得多。即使遇到霸凌,也至少有自我保护的力量。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通常,被霸凌的孩子可能性格内向,没有什么朋友。不合群的、落单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强势孩子的欺凌。
* 更多与社会化相关的文章,请点击下面文章链接:
孩子挨打,到底要不要教TA还手?
遇到这些情况,你会不会干涉孩子交友?
4.    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技巧。美国小学的校园反霸陵规则是这样教孩子自我保护的:对待霸陵讲究的是不进行正面反击,而是想办法制止事情的发生,逃生是最有效的办法。具体做法如下:
❶ 勇敢地直视对方的眼睛,并告诉他“你这样做时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Tell them to stop.)
❷ 逃离现场,不要让他们得逞。(Walk away.)
❸ 跑不了的时候,保护自己,不提倡正面反击。(Protect yourself.)
❹ 告知老师或者你信任的长者,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表现。(Tell an adult you trust.)
❺ 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要跟随欺负你的人去一些隐私的地方。(Find a safe place.)
❻ 和信任的伙伴在一起,结伴同行。(Stick together.)
❼ 寻找新的朋友。(Find opportunities to make new friends.)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