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你的“晒娃”,是伤害孩子的一把利剑

你的“晒娃”,是伤害孩子的一把利剑

来源:育教家    阅读: 9.2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

在我们的生活中,老舍先生口中的“摩登夫妇”数不胜数,他们最大的习惯就是拿孩子来炫耀,仿佛孩子就是自己的炫耀品。

你的“晒娃”,是伤害孩子的一把利剑

大多数父母炫耀孩子并非恶意,说穿了不过是图个“心安”——证明自己在这辛酸无人知的育儿道路上,有过真心热血的付出。除了对孩子的自豪,也有宽慰。

但倘若没把握好“炫耀”的度,就难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作为新生代父母,我们不能再让孩子受到“面子教育”的影响了。

01

“明明,你看来了那么多客人,把你在元旦晚会上获得一等奖的节目,再表演一遍,好不好?”

“不好,我不想表演了”。

“再表演一遍,妈妈给你吃两颗糖”。

“讨厌”明明扭着身子拖着哭腔恳求地望着她妈妈。

“快!”妈妈塞明明手里一把扇子,低喝道。

明明撅着嘴巴,慢腾腾地挪到妈妈指定的位置,边跳边唱起来。站在房间里的一屋子人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啧啧称赞声。

这样的情景在一个春节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那一次,明明妈妈的大学同学来家里做客,妈妈又让她当众表演。“明明,快把你获奖的节目表演给阿姨看看。”当着同学的面,明明妈妈满怀期待地说。明明却怎么也不想表演,依然自顾自地玩着手里的玩具。

宝贝乖,快表演啊。”明明妈妈继续耐心地说着。但女儿始终不开口,说得急了。明明说:“我在玩玩具呢。”妈妈生气了:

你的“晒娃”,是伤害孩子的一把利剑 第2张

“昨天,咱们不是说好的吗,表演给阿姨看看?”

“我今天不想表演!”明明辩解着说。

“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啊?妈妈平时怎么教你的啊。”明明妈妈提高了声调说道。

明明沉默了一下,终于大声地喊道:“妈妈,我不是你的玩具娃娃。”明明妈妈震惊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实,孩子也是有思想的,他们虽然年龄小,可也需要尊重、理解、关心、鼓励和爱。他们不想成为别人的玩具。

有的父母说,我们这样也是爱孩子啊!让孩子当众表演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啊!

让孩子当众表演的过程的确是孩子与他人互动交流的过程,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是有益的,可以让他练习不怯生,增加自信心。

但是,要求孩子当众表演要“以孩子为本”,首先,要在孩子愿意表演的时候才可以。当父母嚷嚷着要求孩子当众表演之前,最好事先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不想表演,也不能为了炫耀孩子的聪明或者自己的教子有方,就必须让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02

父母炫耀孩子,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大多数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来自于身边人对自己的评价。

经常让孩子在人前展示成绩单、奖状;让孩子在客人面前唱歌、跳舞,一次两次孩子虽然不愿意也勉强做了,但老这么做,内心的不耐烦和反感会与日俱增。有的家长会疑惑,为什么往日听话的孩子怎么突然就变得逆反了呢?有时候就是因为反感父母这些不恰当的行为。

即使孩子习惯顺从于父母的这些炫耀,但这种做法却给孩子传递了一种非常不好的信息: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就体现在别人的赞赏中,如果你有能力,就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掌声;如果没有旁人的羡慕和赞美,即使你努力了,但并不能说明你是一个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你的“晒娃”,是伤害孩子的一把利剑 第3张

有些孩子,甚至深陷于父母用“表扬的话”所编织的那个美丽世界里。父母越表扬,就等于一次次加固了他们自我想象的围墙。他们更害怕批评,也更敏感、更脆弱。一旦遭遇小的挫败,对他们却是巨大打击。

还有一类孩子,他们在不断“被夸”中产生一种惯性,进步的驱动就是为了满足别人的夸耀。

他们在父母的期待里不断追赶,以至于忘了问问自己究竟要什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多半也更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了赢得别人的肯定,而压抑真实的内心。

由此看来,夸耀的父母逞一时之快,可对孩子却可能是另一种伤害。

03

聪明的父母,从不炫耀孩子;也不因为自己孩子看似无从炫耀,而陷入盲目焦虑。

他们既能看到别人孩子的优劣,更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他们依据孩子的天性,帮他找到真正适合的成长路线;他们以自己的“平常心”,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胜(优)不必骄、败(弱)不必馁,你只管不断踏实努力,去做更好的自己。

你的“晒娃”,是伤害孩子的一把利剑 第4张

每个为人父母的,从孩子降生那一天起,就殷殷期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聪明伶俐,上学时品学兼优,一遍遍地在心里为孩子描绘蓝图,希望将来孩子能再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有一份人见人羡的工作、不菲的收入……但这些只是我们的一相情愿,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喜欢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儿女身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习惯把他们当成炫耀品。

家长要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人,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父母的名片。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尊重孩子,接受孩子的或腼腆或急躁性格,接受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家长千万不要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面子,而永远地伤害了孩子的里子。

最后,愿孩子们都能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学习,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身心健康。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