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你的爱是孩子的情感包袱吗?

你的爱是孩子的情感包袱吗?

来源:育教家    阅读: 1.1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都说当今的孩子充满压力,繁重枯燥的学习、老师家长的期待、竞争激烈的社会……这些无处不在的压力来源,让孩子们疲惫不堪。但在这些压力来源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很多家长没有想到的,就是来自家长有条件的爱。

都说当今的孩子充满压力,繁重枯燥的学习、老师家长的期待、竞争激烈的社会……这些无处不在的压力来源,让孩子们疲惫不堪。但在这些压力来源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很多家长没有想到的,就是来自家长有条件的爱。这种有条件的爱,让很多家长无形之中成为孩子的压力来源,也变成孩子背负的情感包袱,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孩子如何背上“情感包袱”?

笔者认为,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模式,两种操控”,是家庭中情感包袱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种模式”

所谓的一种模式就是在当今,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要成分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4+2+1”的家庭教养模式。两代人六个成人,照顾一个孩子。孩子在这种教养模式下获得了多份的爱,同时也承担着多份的期待,无形之中对孩子的压力是加倍的。

“两种操控”

两种操控则是在两种教养方式下对孩子不同表现形式的控制性,分为“专制型操控”和“溺爱型操控”。两种操控都是有条件的,实则是以爱为名对孩子进行的情感性绑架,不利孩子的个人成长。

“专制型操控”

“专制型操控”是在用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进行操控。什么是专制型教养?专制型父母强调控制和无条件的服从,他们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对孩子进行严密的限制和控制,还可能会经常惩罚,甚至打骂孩子。

笔者的一个朋友就成长在这样专制型的家庭中。有一年十一长假,朋友邀请我去她的家中做客。奇怪的是,她在家里的表现和学校大相径庭。在学校爱笑爱闹的她,在家中却是安静沉默,早上六点就起来做饭、干家务,忙个不停,在停歇时总是静静的发呆。回校途中,笔者忍不住提出疑问,才在她的回忆中,得知了原因。

你的爱是孩子的情感包袱吗?

原来,朋友的母亲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从小就对她要求严格,一旦违反母亲意愿,就会受到严厉惩罚。她的母亲给她制定了很多要求,例如不能在家玩手机、一旦在家就必须把家务做完、和父母说话不能顶嘴等等。她母亲经常说:“你是我生的,就得听我的”,还说过“不听话,就打死你”。

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她丧失反抗的勇气,在压抑中,对母亲又怕又爱,对这个家既想逃离,又想亲近。只有在离开家,她才能做真实的自己,不再压抑,也就呈现出家里和家外截然不同的两种分裂状态。

这样专制型的家庭,家长扮演着绝对的权威者,通过制定规则、实施惩罚来对孩子进行控制。展现的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即“想要我爱你,就听我的话”、“听我的话,才是对你好”,不关心孩子感受。

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敏感又脆弱,难以感受快乐,更容易恐惧和焦虑。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被动、缺乏沟通技巧和对他人的信任。值得注意的是,长期的压抑会引起更剧烈的反弹,在进入青春期或者脱离父母掌控后,这些孩子更容易产生叛逆行为。

想要避免这种操控的产生,家长可以从心态和行为两个方面进行改变。

心态上,家长要认识到,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志的,他们会有很多声音想要表达,很多感受想要告诉家长,想有自己的梦想,独立支配的人生,而不是作为家长的所有物。尊重和支持他们的意志和声音,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千万不要把孩子作为完成自己梦想,实现自己期待的“工具”。

行为上,家长要允许并鼓励孩子抒发自己的想法,在订立规则和提出要求时避免强硬态度,可以用商量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制定,完成不了再适度惩罚,完成后及时鼓励。还要解释规则订立的理由,让孩子心甘情愿,没有怨气的执行。

“溺爱型操控”

“溺爱型操控”的表现和“专制型操控”的表现方式有很大不同,控制孩子的不是规则和专制,而是情感,利用孩子对家长的感恩心理,像温水煮青蛙一般影响孩子。

以下场景,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孩子不爱学习:“我们每天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你要好好学习给父母争气啊。”

孩子犯错,不听话:“你这样做对得起我们吗?”

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爸妈都是为你好,听我们的没错。”

这些场景中“为你好”的概念频频出现,家长把自己的行为和孩子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无形之中暗示孩子。逐渐让孩子相信,一切都是为他好,应该听家长的,就会在情感的影响下,难以拒绝父母的要求,照着父母“为你好”的安排,成为父母所期待的样子。这样的爱也很容易成为孩子的潜在压力来源,一旦不能达成父母期待,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愧疚。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过于旺盛的保护欲,一方面来自家长的“委屈心理”。家长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希望让孩子少走弯路,在保护孩子的过程中就不自觉会用情感去说服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虽然本意是好的,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那么,什么又是“委屈心理”呢?当期待得不到满足,或者付出达不到想象中的回报时,就很容易产生委屈心理。特别是辛苦一天后下班回家,却看到孩子不写作业,只知道玩耍,这样类似的情境中家长就很容易引发“委屈心理”:我在外面辛苦,你却这么不听话,怎么对得起我呢?进而容易对孩子发脾气。其实,在家长一遍遍强调“为你好”时,就包含着回报心理: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要对的起我啊。

家长应该正视自己的心态,不要过于保护孩子,应该相信孩子会慢慢成长为健康有能力的个体,能自己做决定,把握自己的人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情、下决定,给孩子空间和机会锻炼能力。

同时避免委屈心理的产生,不要太过把重心和做事的出发点落于“为孩子好”,因为这样归因做事,容易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付出中,一旦孩子完不成期待,就会引起情绪上的爆发。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正确的爱孩子,不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的“情感包袱”。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