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专家说,夸孩子不好?”NO,不仅要夸,还要视年龄情况能夸会夸!

“专家说,夸孩子不好?”NO,不仅要夸,还要视年龄情况能夸会夸!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8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六个月前,我带着儿子起看我的父母,我洗完碗时,我父亲大呼“干的漂亮!”

这是在拿我开玩笑,因为我儿子愉快地吃了一把蓝莓,我喊了句“干得漂亮!”,那天晚上,他努力脱下了自己的袜子,我也同样喊了一句。当时他只有八个月大。

当然,我知道有种说法:现在的孩子们,已经被父母夸得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在父母的眼里,他们就是未来的毕加索或爱因斯坦。但那又怎样呢?

“专家说,夸孩子不好?”NO,不仅要夸,还要视年龄情况能夸会夸!

我常常夸自己的孩子,而且我不觉得有问题。他用彩色蜡笔在墙上画画的时候,我就会为他的天赋感到自豪。在他做出每个小小进步的时候,我都希望能表达我最真切的愉快和喜爱。我父母的白眼也不能阻止我这样做。

年幼的孩子要随便夸,尽情夸赞美对于年龄不同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区别对待。7岁以下的孩子,并没有敏感到能分辨父母夸奖背后的意义,只会从中获得自尊和益处。所以要随便夸,尽情夸。

我们真的了解赞美么?

生物人类学家Gwen Dewar在“父母科学”(育儿网站)上给出了一些研究发现和几条建议:如果我们夸奖孩子的能力而不是努力,他们会把天赋和智力当作是先天的,而不是需要培养和学习的技能。不诚恳的夸奖意味着他们不理解自己的孩子。特别指出孩子哪个地方做得好比只是简单的做个判断(比如“干得漂亮!”)更有效。

里德大学的心理学家Jennifer Henderlong Corpus和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MarkLepper表示,过度夸奖孩子(比如,太棒了)会让他们觉得你的标准很高,导致他们恐惧自己不能一直保持达到这个标准。孩子们完成很简单任务而得到夸奖时,会怀疑你是不是傻,或者以为你觉得他们很蠢。

“专家说,夸孩子不好?”NO,不仅要夸,还要视年龄情况能夸会夸! 第2张

这是一个很棘手的发现:对于孩子本身就很享受的事儿,过多夸奖,会适得其反,将削弱他们的动机。

旧金山大学的心理学家Jim Taylor认为:‘干得漂亮’是最懒惰的称赞,最没有价值的称赞,有害的称赞……如果你要在夸奖方面偷懒,请至少说‘努力真棒’!这是强调因为努力“他们很好地完成任务”……但他更倾向于认为,当一件事做得很好时,不需要你告诉孩子干得漂亮,特别是对于很小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夸奖。

那么,就这样“批判夸奖”对么?事实上,赞美对于年龄不同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区别对待。

举个例子,2007年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Paul Hastings对低领儿童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夸奖学龄前儿童有礼貌,孩子长大之后会有更好的社交技能,与Taylor所相信的学龄前儿童不需要鼓励矛盾。1997年另一项由宾州莱卡明学院的Sue Kelley 发表的研究表明,在实验中,独自探索得到母亲鼓励的两岁儿童,在一年之后,比没有受到鼓励的孩子更具独立性。

对于过于热情的过度赞扬,波士顿学院的Ellen Winner和其他研究者发现年纪小的孩子(7岁以下)并没有敏感到能分辨父母夸奖背后的意义,意味着他们不会遇到大孩子可能会遇到的“标准太高”,或者觉得他傻的状况。

大孩子,视情况判断如何夸赞 大一点的孩子,要根据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是高自尊的孩子,那么就要不断夸赞,鼓励他挑战自我;低自尊的孩子,需要温和夸赞,让他们对于失败不那么恐惧。孩子的自尊水平,可以根据日常交流来简单判断,看看他喜欢冒险,还是恐惧失败?当然也可以请专业的心理医生来帮助你判断。总的来说,夸赞也是在培养他们的自尊,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

在反赞美争论中,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博士研究生Eddie Brummelman今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度称赞确实会对低自尊水平的孩子有害,但对于高自尊水平的孩子却有帮助。

“专家说,夸孩子不好?”NO,不仅要夸,还要视年龄情况能夸会夸! 第3张

他们让一些测试过自尊水平的8~12岁的孩子参观艺术博物馆,并要求他们画画,然后由所谓的“专业画家”来评判。接下来,他们需要选择继续上更难的课程,还是更简单的课程。根据不同的自尊水平,所有的孩子都接受了真诚的过度夸奖。正如所预测的那样,相比于没有接受过度称赞的对照组,低自尊水平的孩子在接受了过度的赞美之后,倾向于不接受更困难的挑战。另一方面,高自尊水平的孩子在过度赞美之后,却更倾向于选择困难的任务。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有高自尊水平的人普遍更加倾向于自我提升,觉得证明自己的能力很爽,低自尊水平的人会害怕失败,他们害怕那种一文不值的感觉。

但这不意味着不能夸孩子,不夸张的夸赞,可以让低自尊水平的孩子,对于失败不那么恐惧,从而培养出他们寻求挑战的愿望,但是对于高自尊水平的孩子却有可能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来促使他们探寻挑战。

然而,不经过测试,家长们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自尊水平高低?论文作者写到:“虽然小孩子对于好坏已有基本的感知,但是要到童年的末期才能建立自尊。”我更倾向于认为,夸赞就是在培养他的自尊。我的心理学家朋友也倾向于认为,夸张的鼓励也许不会伤害孩子,甚至对于年幼的孩子会有帮助。

对于夸奖,没必要焦虑 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些事儿可能伤害到孩子,但并非一成不变,不可挽回。你的一个夸赞并不会让他成功或者失败,所以没必要过分纠结。

回顾自己的人生,我曾是一个在课堂上发言都会脸红的人。直到20多岁时,老板指出我不自信,我才意识到,并希望能改变自己。我认识一些人,他们的自信程度,大大超过自己知识储备或智力水平,我不确定在生活中这是否会有害。但很多研究却显示,即便在表现不好的时候,也展现出自信的人,容易被他人信赖,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常常抱怨,现在有太多过于自信的人了,但可悲的是,我们确实在为这些人打工。

但我一点也不相信,我的不自信是因为我父母的养育方式。所以,对于孩子的培养,我一点也不焦虑,并不是我夸他就会毁掉他。其他人也在影响他,比如他的老师,他的朋友,包括他自己也在培养自己,这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担心自己的某个举动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但研究也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基因的影响占到23%到40%之间,这对孩子未来,起到重要作用。

而且,孩子自身的特点也会影响父母的风格,换而言之,除去基因的影响,孩子也会决定父母的行为。我们又不傻,当然会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只是你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这是一个生物学和行为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反馈回路,对于不同的孩子和父母是不同的。

父母都应该思考自己的特点,开发出一套适合你和孩子的育儿风格与策略,当我们尝试做一些让你觉得不自然的事情,就会让你感到困难和紧张。专家说这样对孩子好,那样对孩子不好,但这中间有许多因人而异的东西。当你夸孩子的时候,观察一下是否引发孩子的积极行为?写下来哪些有效,哪些无效。

纽约大学的社会学教授Dalton Conley的著作《育儿学》中曾叙述,他花了数年的时间用小熊糖、游戏时间和金钱来哄他的儿子和女儿做额外的数学题。他的女儿越来越喜欢阅读和文学,对数学不感兴趣;而他的儿子在业余时间不再阅读小说,开始研究分形。“因此,我让学数学带有额外的奖励,让阅读不带,但是结果发现,有没有奖励系统,对于他们的热情影响不大。”换而言之,对于一个孩子有用的称赞,对于另一个也许没用,结果取决于他们的兴趣、个性,以及家长的兴趣和家长的个性。

批评是需要谨慎的 问题的根源不是夸奖,而是批评。这些孩子大多被过度批评了,只有极少数是因为过度夸奖。

夸奖或不夸奖,就能帮助孩子取得成功?这是不切实际的。相反,康奈尔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Kenneth Barish坚持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批评。“我见过许多沮丧、愤怒、不快乐的孩子。我见过意志消沉的孩子,他们即便在面对温和挫折时也无法继续努力,另一些则发展出玩世不恭的态度(attitudes of entitlement)。问题的根源不是夸奖,而是批评。这些孩子大多被过度批评了,只有极少数是因为过度夸奖。”

我从小很努力,很少被夸赞,上了很好的大学和研究生院,从我记事儿起就在担心未来会怎样。而我老公从小经常被夸赞,他对待学业很随意,演奏音乐、谱曲,他去了一所艺术学校而不是大学,并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无论如何未来都会很好。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却不相上下。

所以,对于引导孩子走哪条路,我其实也很纠结。那么,根据现有的研究,我决定更有技术含量地夸赞孩子,比如我会在他上学前,给他更多的夸赞;同时,让夸赞更加细化,指出他在画花家具时做的努力,而不是他在挑选蜡笔时表现出的天赋。认可他的色感,也认可他的专注,在他完成任务是夸奖他。

“在所有可能会让孩子变坏的事情中,”Khlar说,“过度夸奖不是家长们应该担心的。对一个学龄前儿童说‘干得漂亮’只在一种情况下是件坏事,那就是在他们做了你不想让他们做的事之后。”


翻译:NPC 图片摘自:;;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