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为什么不和孩子聊聊死亡,迟早得面对!

为什么不和孩子聊聊死亡,迟早得面对!

来源:育教家    阅读: 6.6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家人死亡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个悲伤的故事,但是这就是人生,谁也没有办法决定、评判或者改变些什么。收到一位妈妈的发来的信息:孩子的姥爷突然去世之后,孩子的过激反应要如何应对的难题。

在春节的那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讨论,但是我们一直不敢把我们的一些建议在春节那段时间发出来的原因有很多,春节应该是传统的喜庆,不要给大家增加悲伤和不愉快的感受。

过了正月十五,如今当我们再讨论到这个话题时,还是觉得教会孩子面对死亡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为什么不和孩子聊聊死亡,迟早得面对!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因为未来的不可预见性,所以在活着的时候我们才应该更努力、更精彩的活着。

人死后不管是变成幽灵、天上的星星、去了天堂还是极乐世界,他们都已经离去,对孩子来说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尽量减少家人的离去带给他们的消极、哭泣、悲伤、烦恼的时间。

我们有太多的遗憾,太多的事情来不及完成,太多的想念,太多的不舍得,但是离开的家人不会再回来。

就像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也不会回来一样。这就是这个世界最美丽也最无情的规律。

为什么不和孩子聊聊死亡,迟早得面对! 第2张

我们害怕死亡、避讳死亡,就连4这样的数字在我们看来都很不爽,可是终究有一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会面临这个难题,那么不如从小就让你的孩子用客观的、可参与的、轻松的方式来认识死亡。

第一点

和孩子讨论去世之后的休息地点

不管你信仰基督教还是佛教,或者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在合适的时机告诉孩子:去世的家人在天上看着他们,去世的家人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

不管我们是在混淆孩子的概念还是认识,在孩子有过激反应的前提下,这能够减少孩子的失去感。

如果孩子还没有遇到家人去世的情况,还没有直面过死亡,家人在合适的时机也可以和孩子多聊关于人死亡之后去哪里的一些基础话题。

第二点

借助绘本和孩子解释什么是死亡

和孩子解释出生容易,解释死亡难。借助很多绘本就容易了许多。

比如:《德国儿童情景体验翻翻书-我从哪里来》解释孩子出生的过程;

《最亲爱的爷爷》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能够给孩子温暖的答案;

《爷爷变成了幽灵》也是一本和孩子讲述死亡的故事,在表达祖孙情感的同时,用平淡的方法在讲述死亡。孩子感受不到死亡的可怕,反而能在书中找到情感宣泄的出口,更多的是感受到和爷爷之间温暖的情感。

为什么不和孩子聊聊死亡,迟早得面对! 第3张

第三点

找机会和孩子用蜡笔画出天堂的样子

当我们和孩子有了关于死亡/天堂/西方极乐世界的谈话之后,和孩子一起把死后要居住的地方画出来。

这是个伟大的方式,帮助孩子可视化的了解具体的地理位置,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舒服,知道家人去世之后应该在某个安全有趣的地方,这点很重要。

第四点

和孩子更多的在一起,拥抱,

听音乐帮助孩子缓解

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在遇到家人去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会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如果父母的表现是这样的状态,真的对他们来说太残忍。

和孩子一起听一些轻松的音乐、给孩子更多的拥抱、和孩子在一起,音乐能够帮助成人和孩子度过最艰难的时光。

当遇到家人死亡,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的缩短自我疗伤的过程,用更积极微笑鼓励和表扬孩子,这也是孩子最难过的时光。

第五点

有可能组织更多的家庭聚会

不管是否遇到亲人去世,组织更多的家庭聚会,让孩子更多的和爸爸妈妈以及其他的家庭成员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特别是遇到家里有人去世,孩子更需要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成人千万别自己沉浸在悲伤中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

孩子的紧张、不安、眼泪、害怕,我们的温暖的拥抱和在一起的时间都能帮助孩子消化。

当然,在我们所有人都活着的时间里,更多的亲子互动对孩子真的没有坏处,不是吗?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能活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

好好活着,珍惜自己,珍惜生命,善待身边的每一位朋友!

在我们都还活着的时候,珍惜每一天,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生充实而饱满,除了教会孩子死亡是人生的过程之外,这才更应该是我们要教会孩子的。

幼儿健康
幼儿营养
幼儿教育
幼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