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培养出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就合格了

培养出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就合格了

来源:育教家    阅读: 1.3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 父母给买房,反而“成祸害”?

早在2010年夏,《南方周末》就报道了豆瓣上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网络讨论小组。该小组的成员主要是80后,他们在一起批评5060后的父母,甚至发泄自己的愤怒。他们的父母多为小学老师,最爱看CCTV、春晚,在子女眼中则是一群“僵化的国家教育机器的最末端执行者”。他们“逃得掉沉闷无趣的小学,却永远也别想从父母那儿毕业”,“家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但另一方面,这代人的父母为了他们的成长作出了罕见的牺牲,甚至他们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安家买房,首付也大多是父母掏的钱。

“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出现,就是80后一代人的集体反叛。有了“父母皆祸害”小组,不管我们怎样评论这个小组的言行,有一点至少可以肯定:他们的父母作为家长是失败的。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避免这样的失败。

在思考以前,不妨先复述一下在《华尔街日报》读到的比尔·盖茨家的一个故事:

盖茨十一二岁时,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一次,他在饭桌上和母亲争吵得实在不像话,从来不参与母子争论的老盖茨顺手抄起一杯冰水猛浇到儿子头上。小小的盖茨把被浇透了的头转向一座山一样的父亲:“谢谢你的淋浴!”

老盖茨夫妇因为和儿子的关系危机,跑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医生说:“这孩子正在对你们进行一场‘独立战争’,而且最后肯定是他赢,你们要撤退!”夫妇俩听信了此话,家里算是太平了,其实不仅是家里太平,他们的退却也成就了今天的盖茨。

盖茨的成功,在于他开拓了一个前人几乎没有涉足的领域,这种开拓性人才,未必一定要从小听话。一个孩子可以在日常起居方面非常听话,但满脑子仍然充满着挑战性的观念。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开拓新领域对全身心投入的要求过高,开拓性人才身上往往有一种“反叛基因”,父母根本就看不懂他的内心。

培养出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就合格了

二、不听话,更可能是“开拓性人才”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21世纪后工业社会的知识经济中,对开拓性人才的依赖越来越大。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越来越要指望那些不听话的孩子领导未来的社会。

最近读一本新书,叫《2020年的职场》,作者指出,2020年进入职场的新劳动力,现在正在读初中。看看FaceBook、iPhone、iPad这些发明所代表的时代,现在的父母和老师完全无法预想未来将是一个什么世界。到时候,前一代人或者雇主,不得不依赖后一代人或者新雇员的创意,这将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和公司内部的权威结构。上对下不能像过去那样下达指令,而要小心地倾听下面的声音。为了准备这样的挑战,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就必须改变。

实质上,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整个东亚儒家文化圈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多年前,被视为用儒家思想推动现代化之典范的李光耀先生带头警告说,儒家那套强调死记硬背的权威主义教育,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的挑战,亚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创造力

对 80后,父母除了给他们塞点钱买房子、疏通关系找工作外,对于这个连自己也无法把握的世界根本就无计可施。当你明明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好,却偏要告诉孩子必须这样或那样时,当你用最确定、最不容置疑的方式教育孩子,而孩子却不得不面临着最不确定、处处怀疑的生活时,孩子当然就会觉得父母剥夺了自己的青春甚至整个人生。所以,我们当父母的不要一天到晚想着怎么让孩子听话,而要想想怎么让孩子不听话。

我们这些过来人,如果说从生活中学到什么智慧的话,那就是我们最知道自己对生活的判断错过多少次,错得是多么离谱。如果孩子能学会不听我们的话而自己探索出一条路来,他们的前途则光明得多。

培养出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就合格了 第2张

三、父母到不了的地方,孩子会到

那么,怎么培养不听话的孩子呢?我的个人经验是:我们早早就告诉女儿:“你一生的成就会远远超过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根本不知道怎么走到那里,许多事情你只有自己来判断。爸爸、妈妈只有尽最大的可能给你一些建议,但是,这些建议中可能许多是错误的。”

仅这么说说还不行,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都要不停地向女儿证明。我每犯一个错误,只要在女儿的理解能力之内,我就分析给她听:“看看,爸爸错了吧?你不能全听爸爸的话,要自己想一想。”

有一天,我们夫妻为点小事吵架,有些失控,影响了孩子的情绪。我们意识到问题后马上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两人都向孩子申诉,让她判断是非。孩子开始很不适应,甚至急得直哭,但在我们的坚持和说服下,终于认真听取双方的理由,自己则像个小法官一样进行判断。父母恭恭敬敬地听取她的意见,满口答应照着去做,家庭危机化解了。那年女儿才7岁,她小小年纪,就直接感受到了自己改造世界的能力。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你不看低自己的孩子,她就会更有自尊、自信,也更有责任、更有创造力。于是,我们继续抓住每个机会巩固女儿的权威。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11岁的孩子不能开车,不能选举,甚至不能独立行动,必须有大人监护,也必须听父母的话。我们也经常遇到过必须让孩子听话的情况,但是,简单命令是最懒惰的办法,结果往往造成孩子不情愿,甚至反叛。最好的办法,还是和孩子平等地讨论。

比如,我们碰到的一个大挑战,就是让女儿练钢琴。

女儿喜欢钢琴,可就是不肯练。我们和她谈过许多次:如果想学,我们就支持你,那就要学出个样子。”女儿也坦诚地告诉我们,她不想当职业音乐家,只是希望保持这个爱好。于是我们告诉她,即使是业余爱好,一天一个小时或者45分钟还是要有的。她没有异议,但是,一到练时,又找借口不练。我不得不坐下来和她长谈:

“我知道你现在很忙,练琴也很苦,但你想要的是结果,但不想为之付出努力,对不对?”

她无奈地点点头。

“不付出努力的人应该得到结果吗?能够得到结果吗?”

“当然不能。”

“好,爸爸当然不会逼你,但你也想想看,你即使每周上课,最后还是弹不好,过去学的技艺也浪费掉了。如果爸爸督促你一下,你现在也许不那么舒服,但是你能坚持下去。假设你现在20岁了,钢琴荒废了,你回首过去10年,你是希望爸爸小时候督促你一下、推你一把让你坚持下来,进而能弹出优美的曲子呢,还是无所谓,觉得爸爸不必来烦你?”

女儿沉吟了一下,马上说:“我还是希望爸爸督促我的。”

“好,我们一言为定。你还是个孩子,有小孩子共同的问题,做事难以持久,这时候大人帮助督促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这就是我们和女儿的关系,我说很难想象她会反叛,一大原因是她很难找到反叛的对象,孩子当然要听大人的话。但是,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也一天天地在学习如何把握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人控制。家长对孩子最大的责任,是不断地让孩子增强对自己生活的把握,让他们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召唤、学会运用理性对生活作出重大的抉择。

许多父母成功地培养了“听话”的孩子,把这些孩子推进名校、送上优越的工作岗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把握自己生活的能力不仅没有成长,反而萎缩了。他们变成了听从安排的一代,丧失了自身的生活动力,这恐怕是“父母皆祸害”最大的原因。

作者:薛涌,旅美作家,本文节选自他写的《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书,在昨天毛豆妈给大家推荐育儿心理学书籍的文章《看过百本孩子心理的书后,我推荐实用的这几本》就有推荐。昨天很多妈妈评论说“这个书单就五个字:真太实在了。”也有很多妈妈说要立刻都买下来参考。其实我很怕妈妈们买到不合适的书,所以更推荐先看电子版。今天就选择一篇薛涌老师的文章供大家思考吧!

毛豆妈说

看过我文章的老粉都知道,我个人很喜欢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之前写过的《为什么越乖的孩子,才越让人操心?》引起过很大争议。也有的文章说这是妖魔化“乖孩子”。我觉得挺委屈的,因为这就是从我真实成长经历得出的思考。我小时候,是个太听话的孩子。这源于长辈对儿童心理学的无知,和那个年代对个性的集体无意识压抑。

直到我长大后接触过太多心理咨询师才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如果有人用道德枷锁和血缘关系让孩子失去天性,你觉得是遵从还是叛逆?

我喜欢不听话的孩子,还因为淘孩子离经叛道,却敢于放下一些乖孩子放不下的东西。中国父母喜欢把顺着成年人意思和所谓的社会法则做事的人称为乖孩子,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定义下的乖孩子,本质是寻求顺从和安稳,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却是那些不拘泥于现状、敢于寻求改变和刺激的人。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