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宝护理 > 宝宝呵护 > 这6件事会导致孩子长不高,家长不要再做了!

这6件事会导致孩子长不高,家长不要再做了!

来源:育教家    阅读: 6.6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家长纳闷道:自己和老公的各自都算比较高的,宝宝今年已经3岁了,可是身高还是比领居家的小姑娘矮了许多,能不能给自家宝宝吃增高药......

唉,听完我差点一口鲜血吐出来,给孩子吃增高药和给孩子喂安眠药在我的角度看起来是差不多,但是也可见“高高高”在有些家长眼中真的很重要!

但是再三提醒,长高不要偏激,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补钙、按摩、带着宝宝去晒太阳、去跑跑跳跳,

可是还是不见宝宝长高。

孩子为什么总是长不高呢?

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影响孩子的身高

一、乱补钙

钙等元素确实在孩子长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凡事都是不急必反。钙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补钙会引发高钙血尿,损伤孩子的肾小管。

对于1岁以内的幼儿,母乳或奶粉

是最好的补钙方式,待宝宝添加辅食后,鱼肉类、蛋奶类和豆制品中都有大量的钙质。只要做到营养均衡,一般宝宝是不需要额外补钙的。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体内钙含量高,但维生素D不足,同样会导致宝宝缺钙。所以,除了警惕宝宝缺钙与否,更要重视维生素D的添加(出生15天后补充维生素D直到2岁)。

二、吃太饱

这6件事会导致孩子长不高,家长不要再做了!

如果让宝宝一直处于饱腹的状态,反而会抑制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导致宝宝长不高。而且过量的添加辅食或食物,还会使宝宝变胖,同时阻碍微量元素的吸收。

三、睡不好

有效的睡眠可使宝宝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从而达到促进身高增长的目的。所以,不要让宝宝陪家长熬夜,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身高的增长。

四、不运动

有些宝宝玩起来能坐好几个小时,这样对其骨骼发育并没有好处。因为,适当刺激长骨和全身伸展的运动,才有助于孩子的身高生长。

五、增高药

增高药里一般会含有激素,在短时间内可能会看到效果,但是长期以往会造成孩子骨骺提前闭合,不再生长。另一方面,孩子过快生长,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反而对孩子免疫力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不建议给宝宝服用增高药、保健品或其他补品。

六、坏情绪

情绪同样会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和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孩子的身高和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情绪是保证孩子身高的重要条件。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并予以引导。

正常的身高增长标准是什么?

宝宝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其身高的每年增长数,代表着孩子的生长速度。一般来说,宝宝从出生到1岁,每年身高增长25公分左右;1岁到2岁,每年身高增长10公分左右;3岁到12岁,每年身高增长6公分左右就属于正常的身高增长趋势。

如果宝宝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公分,则有可能存在生长缓慢的现象,应及时就医检查。

怎么促进宝宝身高增长?

饮食

这6件事会导致孩子长不高,家长不要再做了! 第2张

宝宝能吃并不代表对身高有帮助,影响宝宝身高的三大元素是蛋白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不是那些增长体重的碳水化合物、糖和脂肪,所以辅食添加不可单一,喂饭八分饱,不强迫宝宝吃饭,营养一定要均衡且全面的供给。

体重

身高和体重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偏瘦的孩子身高发育会更好,偏胖的孩子其骨龄会偏大,而骨龄偏大的孩子其生长空间更少。所以,一定要科学喂养,保持均衡偏瘦的身材才能更好地促进身高发展。

骨龄

骨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孩子的未来身高发育程度,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骨龄的检测,可以带孩子到医院拍一个左手的正位片,根据直骨、掌骨、腕骨可判断骨龄。注意,骨龄大于生活年龄,未来身高会低于正常身高。骨龄小于生活年龄,未来身高会更高。骨龄落后1岁以下属于正常,落后两岁就可能是病理性疾病造成的。

运动

婴幼儿可以经常做做被动操,儿童可以通过玩踢毽子或各种球类运动,来促进孩子的身高增长。但不要为了长高,就不断逼迫宝宝做运动,一定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因为过度的运动也会对其身高产生障碍。

营养

这6件事会导致孩子长不高,家长不要再做了! 第3张

一岁以内是宝宝身高体重的起跑线,家长一定要重视该阶段的营养供给,保证蛋白和维生素D的良好补充。母乳就是宝宝最好且最易吸收的营养来源,宝妈一定要确保自身的健康来提供更优质的母乳。非母乳喂养的宝宝,也应该重视奶粉的选择。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长速度,太快或太慢都是不正常的,因为影响生长速度的原因有很多,家长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而且,身高增长是连续不均衡的,一般春天增长较快,冬季增长较慢,所以每三个月测量身高的平均数才更为科学。

当然,除遗传因素外,人为干预身高也有“无力回天”的时间限制。比如:女孩月经来潮,男孩出现遗精,且骨龄超过16岁时,再想要追赶或人为管理身高,已经没有多大余地了。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