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教育资讯 > 美国医生说爬不爬都一样?看看国际专家怎么说

美国医生说爬不爬都一样?看看国际专家怎么说

来源:育教家    阅读: 2.0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爬行很重要吗?可是最近有美国医生出来说爬不爬都一样,真的吗?”最近有医生说宝宝的爬行可以用其他运动替代?真的可以吗?如果这样是不是宝宝不爬就不用管他了?”

今天就来看看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权威婴幼儿发展专家有关婴儿爬行的研究和结论。

美国医生说爬不爬都一样?看看国际专家怎么说

首先:我们看看现任美国纽诺大学儿童运动实验室的负责人Karen Adolph(凯伦·阿道夫)对于婴儿爬行的研究和观点。

Karen Adolph凯伦·阿道夫在研究实验中发现婴儿最初的动作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他们需要大量的爬行和行走经验才能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的反应。同时随着动作的不断发展,学习对新环境的适应,从而促进认知的发展。

看,爬行可以促进认知!

认知到底是什么鬼?和聪明有关吗?

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

看了这个定义,你还觉得能够促进认知的爬行不会让宝宝更聪明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玛格丽特声名鹊起,著有《假如我们知晓》(If Only We’d Known)、《明日儿童》(Tommorow’s Children)、《越动越聪明》(Smart Start)等,并被翻译成中文、德文、韩文等,畅销全球。

美国医生说爬不爬都一样?看看国际专家怎么说 第2张

根据玛格丽特及其所在机构对婴幼儿感官和运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跟踪调查。

研究发现爬行阶段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预防预防幼儿学习期障碍和行为障碍的关键的组成部分。玛格丽特也因为其特殊贡献,获得了澳洲医学界、教育界及学者联合会ASG的认可。

玛格丽特在《Tomorrow’s Children》一书中,她是这样写道的:Commando crawling and creeping stimulate important pathways in the brai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rimitive reflexes which promote muscle development, strength, and body awareness.(匍匐爬行和手膝爬行对于建立重要的大脑通路起了刺激的作用,这一刺激是通过整合原始反射来促进肌肉发展,提升力量和建立身体意识。)

所以,没有经过爬行的孩子在大脑通路建立上势必比经过爬行的孩子少了一步。

美国医生说爬不爬都一样?看看国际专家怎么说 第3张

她还在《Smart start》一书中写到:“爬行对于刺激感官、促进肌肉和视觉发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过程会带给孩子丰富的触觉体验、身体感知和控制能力,由爬行带来的感知觉等为将来的学习能力提供更好的基础。

其实关于爬行与婴幼儿发展的研究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神经学界还是心理学界,相关实验和文献都非常多。虽然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不爬的坏处”,但是爬行的好处却已经被大量实验证据证明了。

婴幼儿爬行的好处

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爬行对于宝宝大脑发育、身体发育、心理发育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宝宝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身体控制能力还有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很大的关系。

1.爬行对于宝宝的感觉能力有着更深远的作用

爬行后孩子接触到的东西和物品更多,看到的视野更宽阔,也意味着会去到更多地方听到更多的声音,体验到不同的感受。

2.爬行过程中,头部产生位移刺激了内耳前庭觉的发育。

一个人对于空间感、平衡感和方位感的认知70%来自于内耳前庭。这对于宝宝对于空间的判断,包括深度、宽度等都起了很大的影响。

a) 在Sarah Martin 的研究关于视崖实验的分析里,是这样说的:深度觉是大脑感知3维空间关系的能力。研究发现深度觉主要是顶骨叶起作用,顶骨叶位于我们的前脑,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体感觉(触摸、温度和体位)和空间意识。

b) Sarah Martin 也同时指出这一实验证明了深度觉是与生俱来的,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经历来使深度感知能力变得更加成熟,当婴儿开始学爬时他们的深度感知能力就开始发育。

美国医生说爬不爬都一样?看看国际专家怎么说 第4张

3.爬行也有助于宝宝的记忆能力

对于迂回行为和客体永久性的发展有这功能上的联系。例如:当宝宝学习爬行的过程,爬到沙发时看到鞋子在那,等再爬一圈时发现鞋子还在,这一过程有助于客体永久性的建立。常常发现我找不到的东西,一问爬行的她,她总是能快速地爬到物品所在的位置。

4.爬行行进时,孩子协调能力越来越强。

大脑通过指挥身体各个部位、器官,协调配合而达到前进或后退或者避让障碍等目的。大量的爬行练习,不单单对身体器官起到协调作用(比如口部呼吸等),对手脚协调、手眼协调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宝宝们大量的运动练习,不断提高了身体机能在耐力、速度和应变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大脑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

5.身姿更挺拔

爬行多的宝宝脊柱发育得更好,身姿也会更挺拔。爬行时锻炼到身体躯干及四肢的肌肉,肌肉更紧实,曲线更加优美。

美国医生说爬不爬都一样?看看国际专家怎么说 第5张

6.脊柱发育得更好

爬行多的宝宝,大脑受到的运动刺激更多,脊柱发育得更好。为下一阶段的行走提供更好的基础和知识储备。

7.有助于更好地抑制原始反射

为了更好爬行,宝宝要打开手掌,支撑起上半身,转动头部,手脚移动,这一过程有助于更好地抑制原始反射,帮助宝宝促进能力发展与学习,从而大脑开始控制和指挥身体各个部位。

8.对于手部发育、视觉发育有更大影响

因为爬行是手掌在地,接触地面得到的触觉更多

9.有助于左右脑发育的平衡发展

爬行是交叉运动,有助于左右脑发育的平衡发展等等

10.爬行给宝宝们提供了主动探索和尝试独立的机会

第一次走出妈妈的世界,对于宝宝心理安全感的构建、学习技能、自我意识的建立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美国医生说爬不爬都一样?看看国际专家怎么说 第6张

爬行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就不在此一一赘述。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不爬会对将来有什么关键性的害处,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并不等于“没有坏处”。就好比而霍金的虫洞理论(四度空间)说明了有些事情不是不存在,只是缺乏一些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而已。

婴幼儿神经学家和运动医学专家怎么说。

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其实不是燃烧了多少热量、减少了多少脂肪,而是科学的运动模式。0-1岁是人体运动动作建立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基础运动动作都是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

运动模式包括神经系统运动、骨骼系统运动、肌肉收缩等。

神经系统运动,通俗点说就是反射活动,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在此不一一展开。

更为常见的说法:身体运动(Physical Activitiy)也有人将其译为体力活动,是指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是能量消耗增加的身体动作[曹建民,《国家健身营养师专业培训教程》, 2016年版,P.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国职工教育和资源培训协会指导编制。]。按照运动强度可分为小强度运动、中等强度运动和大强度运动。这些身体动作,包括了翻、爬、跑、跳等等。

核心肌肉群的运动是最重要的运动模式之一

为什么全世界都在疯狂的进行平板支撑练习?就是因为平板支撑锻炼核心肌肉群的效果非常显著,而婴儿的爬行是人类生命早期非常重要的核心肌肉群锻炼。

哪些肌肉是核心肌肉群?

核心肌肉就是支撑整个身体、靠近脊柱的深层肌肉层。他们产生内部压力,以支持肌肉发现紧张性推力,或者帮助身体排出废物(比如呕吐、排便、放屁)[ 艾比盖尔?埃尔斯沃斯(美),《三维图解:协调性提升书》,2013年1月第1版,序言,东方出版社]。

现在明白爬行和婴儿的生活技能发展的关系了吧。我们锻炼核心的优点之一就是改善躯干的稳定性,躯干稳定性对于维持和改进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姿势非常重要,如躯干缺乏稳定性就容易摔倒、失衡等,还会影响下半身的血液循。

爬行和行走的运动模式不一样

那些说“行走等可以替代爬行”的,是否研究过爬行和行走的运动模式?它们的运动模式会一样吗?

运动动作模式有很多种,包括:翻、爬、跑、跳、跃等,每一种方式使用到的骨骼肌都是不完全一样的。这些都会对宝宝将来的力量、耐力、柔韧性和身体平衡、协调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手膝爬行时,孩子的这些腹部肌肉、横膈膜、背阔肌、臀大肌等核心肌肉群就开始起作用,当然这时大脑还不能很好地控制各部分肌肉,通过大量的爬行练习,能够让孩子有更好地身体意识。四肢在爬行过程中伸展、弯曲、移动都变得更加协调;而在行走过程中,更多的是依靠腿部的力量,较少涉及到手部的动作,手脚协调性也没有得到锻炼。

美国医生说爬不爬都一样?看看国际专家怎么说 第7张

所以爬行和行走的运动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不能轻易说行走可以替代爬行。

不同的爬行,不同的锻炼

那匍匐爬、手膝爬、熊爬都是爬,它们的运动模式应该一样吧?

匍匐爬行、手膝爬行、熊爬的使用到的肌肉群都是不一样的部位,所以即使都是爬行,往往带给孩子的是不同的体验和练习。在这些爬行中的大脑对于身体和肌肉的控制能力也会日渐提升,进而达到四肢与大脑更协调。所以,从运动医学和神经学的角度看,不能简单的得出“其他运动可以替代爬行”的结论。

爬行与否的区别

最后,我们看看别的孩子在爬行,不爬的孩子在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大部分不是抱着就是躺着。也许你还会说:什么呀?我们还给宝宝做被动操呢?还给宝宝翻身呢?

所有经历过宝宝爬行阶段的妈妈都知道,宝宝一旦会爬行根本就停不下来,只要有合适的场地一天爬个三四个小时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不爬的宝妈,你能给孩子一天做3-4个小时的被动操、翻三四个小时的身?如果你做到了,那真心佩服:你牛!

其实只要稍微留心观察下,就会发现爬行的运动量,根本不是不爬行的宝宝能够企及的。

美国医生说爬不爬都一样?看看国际专家怎么说 第8张

“XX医生说了:这个阶段代替不了,还可以用下一个阶段的行走替代!”关于这点,前面已经有权威运动医学专家的观点出来打脸了。

我们就不说大部分妈妈都明白的事实了:如果跳过爬行直接进入扶走或者行走阶段,大部分宝宝的腿部肌肉、骨骼等都不如充足爬行的宝宝好,更不要说爬行直接促进的平衡力、空间感和躯干稳定性了。

也许你心存侥幸,还等着行走来补偿前面错失的爬行。你可想过,人家那些爬行的宝宝到了行走阶段就躺下来等你追赶了?人家因为基础好、底子硬,快快久走稳开始跑啦!虽然我们不鼓励孩子之间的比较,可是运动能力不如人就是不如人,你埋头做鸵鸟也没用。一上舞蹈课、游泳课就露馅了。

借用澳大利亚著名的婴幼儿发展专家玛格丽特·萨瑟在《smart start 》一书中是这样给年轻父母建议:“家长无需过分强调宝宝在多大的时候学会走路,因为宝宝在俯卧阶段和匍匐爬行、手膝爬行(至少五个月)、扶物行走阶段(随着他逐渐适应直立姿势)所受的感官刺激比行走的早晚要重要得多。行走只是前面几个阶段练习累积的必然结果。”

美国医生说爬不爬都一样?看看国际专家怎么说 第9张

育儿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医生、早教专家、心理咨询师、物理治疗师等都只能给您提供更多的信息与建议。小编倡导让宝宝爬够500个小时,希望更多宝宝能够从爬行中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